三八国际妇女节,多喊几声“女神”又何妨?

聊通社 2024-03-08 10:30:05

每年的3月8日,我们都会迎来一个特殊的节日——妇女节。

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

然而,如今这个节日却被各种别称所掩盖,如“女神节”“女王节”等。这些别称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妇女节本质的思考。

妇女节的由来,是一段女性争取自身权益的历史。

在过去,女性曾受到诸多限制和歧视,她们为了争取平等权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如今,我们享受着的许多权利,都是她们努力争取来的。因此,妇女节不仅仅是一个庆祝的节日,更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时刻。

日前,中国妇女报对于妇女节名称进行了科普,强调了“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最美好的名字。这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妇女们努力的肯定。这个节日得来不易,不应将其娱乐化或商业化,而应保持初心,以最真挚的态度去纪念和庆祝。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中许多女性对于“妇女”这个称呼的抵触情绪。她们希望通过“女神节”“女王节”这样的称呼,来突出自己的年轻和活力。这并不是一种对妇女节的歧视,而是一种个体的需求和表达。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称呼,这与对妇女权益的尊重并不矛盾。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尊重女性的选择,将昵称的选择权交给她们自己。重要的是,我们要避免让这些别称成为商业营销的噱头,弱化妇女节的历史地位。妇女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天的庆祝,更在于对女性权益的长期关注和努力。应该通过这个节日,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妇女节是一个重要的舆论平台。它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妇女权益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宣传、教育、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妇女节的真正意义,倡导平等、尊重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由此,在当前很多官媒“痛批”女神节、女王节的氛围下,站在女性的心理和心态立场考虑,无需一棒子打死,民间称其为“女神节”,多喊几句女神又何妨?

0 阅读:50

聊通社

简介:用聊天的方式讲述市井冷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