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浙江大爷患肝癌,一个月后肿瘤被“饿”死,这是怎么回事?

39健康网 2024-05-18 20:35:07

刘大爷今年64岁,前段时间在体检中被确诊为肝癌,病灶约有4cm大小,且没有发生转移。

照理说这个情况是很理想的,刘大爷可以在外科手术中切除病灶,术后也不需要进行放化疗。

在进行术前检查时,发现刘大爷的血小板数值不及常人的1/3,这意味着刘大爷什么都不做都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更别提做手术了,有极大的概率会发生大出血,几乎所有的有创手术都无法进行。

短时间内刘大爷的血小板也无法恢复正常,但病情不等人啊!在多学科会诊下,专家为他制定了新的方案——“饿”死癌细胞。

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复查,刘大爷体内的癌细胞的确被“饿”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饿死癌细胞”到底靠不靠谱?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流行了起来。最为常见的说法是癌细胞喜欢吃糖,如果癌症患者可严格摄入碳水摄入的话,体内的癌细胞就会因为能量摄入不足而饿死。

于是,生活中不少人开始极端进行“生酮饮食”,即高脂肪、低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模式,简单点说就是不吃主食多吃肉类。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确切的对照研究证明生酮饮食会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或控制肿瘤进展。

而且,单从理论上来看,饿死癌细胞这个做法也不靠谱。

相较于正常细胞,癌细胞的生存力要强许多,即便是环境发生了变化、能量摄入不足,它也会和正常细胞抢夺养分。在饿死癌细胞之前,正常细胞已经扛不住先饿死了。

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是肿瘤治疗的基础,减少进食、饿死肿瘤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临床上所说的“饥饿疗法”并不是单纯挨饿不摄入食物,而是通过药物、其他方法来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患者切不可盲目减少进食。

二、介入治疗:真正被证实饿死癌细胞的有效方式

介入治疗是指在CT、MRI、DSA或超声等高科技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诊断治疗,医生有了器械的辅助,可清晰观察到体内器官,并通过穿刺、插管等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该治疗的原理是找到给肿瘤提供养分的血管,将可杀死癌细胞的药物通过血管注入肿瘤内部,这样注入的药物会集中在肿瘤上,起到杀灭肿瘤的目的,带来的全身反应也会轻很多。同时,介入治疗时还能将肿瘤的供血动脉用特制的栓塞剂堵住,令其因为没有营养供给而饿死。

介入治疗适用于不能达到外科手术指征、无法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肝癌、宫颈癌、肝肺转移瘤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同时还能用于血管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良性疾病的治疗。

相较于化疗,介入治疗所使用的药物浓度要低许多,且药物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病变部位的,可很大程度减少药物带来的全身副作用,术后的恢复期也会快很多。

虽然介入治疗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作用,但它也并非万能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治疗前,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不能盲目迷信介入治疗。

三、体内有恶性肿瘤的人,身体一般会有4个表现

癌症是预防大于治疗的疾病,在日常要多注意观察身体表现,发现这几个异常后及时就医,很可能是癌症发出的信号。

1、莫名地出血

身体没有外伤但经常莫名出血,如频繁便血、咯血或是痰中带血,都需要警惕可能是癌症来袭。女性在非经期的时间出现异常的阴道出血,可能与宫颈癌、卵巢癌相关。

2、晨起头痛呕吐

早晨4~5点频繁出现头痛,到8~9点的时候有所缓解,很可能是脑肿瘤所致。如果肿瘤进一步侵犯到其他脑组织,还可能会引起异常的呕吐症状,在吐完后会感觉好很多。

3、体重骤降

在没有刻意减重的前提下,体重在短时间内下降>10%,需要高度警惕是罹患癌症所致。癌细胞在体内会不断与正常细胞抢夺营养,导致机体明显消瘦。

4、持续疲劳和乏力

持续感觉到疲劳,很可能是身体对抗癌症的反应。癌细胞在体内生长、扩散会让免疫系统被激活,大量消耗能量,这种疲劳感在休息、睡眠后也无法缓解。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治疗癌症的手段越来越多,不幸确诊癌症的患者一定不要灰心,要及时去医院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有很大的几率可以痊愈。

参考资料:

[1] 《「饿死癌细胞」为什么不靠谱?》. 菠萝因子 2021-05-17

[2] 《精准打击,让癌细胞“饿死”或“坏死”,如此神奇! 这是什么治疗手段?》.四川省肿瘤医院 2022-07-13

[3] 《体内有恶性肿瘤的人,身体一般会有8个表现,留心观察》. 曾大夫健康科普 2024-02-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0 阅读:148

39健康网

简介:中国互联网百强网站,分享靠谱、有趣、易懂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