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碰撞!三星堆文物与二里头文化神秘相似?跨时空文化密码待解

船长卡戎 2024-03-08 21:39:08

在1986年,三星堆的1号坑和2号坑被意外发现了!简直就像是找到了一座宝藏一样。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宝贝在地下沉睡了足足三千多年。这些珍贵的文物尽管不会说话。但它们身上却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就像是从远古穿越而来的信使,带着一份份尘封已久的神秘档案。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他们更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解开文明的奥秘。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些和洛阳二里头文明的文物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二里头出土

三星堆出土

在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些和二里头出土的文物长得很像呢!其中就有镶嵌绿松石铜牌饰。二里头遗址的镶嵌绿松石铜牌饰是贵族专用的身份标志物。相比之下,二里头的铜牌镶嵌绿松石,工艺难度显然更高。这说明在古代,夏人礼仪曾在古蜀文明中流淌。

三星堆遗址发掘的负责人陈显丹老师说:他们在这里发现的陶器家族,比如下面支着三条腿的煮东西用的陶炊器,这些都是三星堆文化的基本装备。这些陶器组合中都能看见中原文化的影子。就像两个不同地方做的糕点,样子竟然长得如同孪生兄弟一般。这三星堆遗址里的陶盉,居然和中原地区的二里头遗址找到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真像是当年中原那里做了个好用的陶器模具,然后通过人们的手手相传,一路传递到了四川的三星堆这里。

这种相似性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为什么两个地方的文物会有这么多“同款”呢?

要想明白二里头文化是如何影响三星堆文化。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二里头文化的大背景。就比如我们去看一场话剧,得先知道舞台布景是些什么东西。从新石器时代步入青铜时代,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开始崛起。那时中原地区好像一个大舞台的中央。而二里头就是这场历史大戏开演的第一个亮点,就像唱京戏的主角从幕后走向台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又是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任掌门人,许宏先生就认为那是中国从“满天星斗”无中心的多元时代进入“月明星稀”时代。二里头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原王朝开始崭露头角一步步走向强大。

许宏先生提到网上有些人说三星堆文化比中原文化历史更久远。他觉得这说法有点不靠谱,不符合咱们国家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就像查户口本一样,科学家们已经精确算出二里头文化历史大约是从3500年前到3800年前。

而三星堆文化的问世是以出土二里头风格器物为标志的。换句话简单说,有了二里头文化的影响才有了三星堆。在历史的长河里,三星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有那么一段时间是肩并肩发展的,就好比俩老朋友一起生活过一阵子。

具体来说三星堆文化的早期阶段,差不多相当于二里头文化快要谢幕的那段时间。也就是从公元前1600年开始算起,大概距今3600年左右。而三星堆文化的尾声呢,要比这个时间晚一些,可能是到距今3200年上下甚至更晚。

像是大树不能脱离土壤生长一样,三星堆文化是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一个更古老文明。比方说,村子里各家各户以前都有自己的小调。后来有了个村头的大戏班子,大家都跟着学唱腔身段等等。慢慢地,这个戏班子的曲调就成了全村人的共同旋律。二里头文化对三星堆文化以及其他地区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过程和这个差不多。

下次当我们欣赏到这些美丽的文物时,想一想它们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历史密码。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0 阅读:9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