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做不起来,是理所当然

南山围炉 2024-04-07 10:34:50
首先抛出我的观点:对于服饰,汉民族并不矫情,什么有利于生存,有利于发展就选择什么,服饰寄托的实用精神远大于文化标识。

谈此话题,绝非对汉文化有敌意。我们看到,反汉服者,往往多为汉族名士,甚至不乏学界精英。尽管众多好事者极力推波助澜,汉服还是引不起主流学界认同。

我们能说,这些学人在做“违背祖宗的决定”?

实则,当代“汉服热”是一种“伪”文化。

文化还有真伪之分?对文化的定义是近百年社会界无力攻破的课题,遑论文化之真伪。我们只是说,这种违背文化发展规律的行为是伪文化。

第一,汉服热背后的行为意识违背了汉民族精神特性

纵观几千年历史我们看到,汉民族的文化意识并不是以服饰为载体。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但很少看到将服饰与伦理之标准,起码,服饰的阶层标识远大于伦理标识。即便manqing入关,江南士人反抗的第一理由,仍是tf问题,而未看到对长袍改马褂的抵制。

记得钱穆先生曾在某次演讲说,中国人精神的核心在于“和合性”,我们可否将此种精神解读为务实性?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汉民族的服饰就一直在变,从未看到当朝将前朝或华夏某个盛世时期的服饰定为标准,以至上升至意识形态之说,服装历来都只是为生产、军事和民族融合等服务的。

宋代以前,服装偏向于宽大,这应该与中原地区人们的室内陈设有有关。很长一个时期,桌子、床这类家具并未引进到中原,人们饮宴用几案、起居在榻上,这种陈设,需要人体频繁起立,是不适宜紧身短衣的。而元代以后,政治上,受蒙古统治集团服饰影响,经济社会上,新的国家版图容纳更多的形式,尤其是打通了与穆斯林世界的交往,服饰形态更为多样。谁能说,明代那种通体的袍子上,在肚腩上勒一根腰带的装束,与蒙古牧民的长袍没有关联?

当然,以上谈到的,主要是贵族生活场景,专业学者外的其他人,凭借其知识储备,是很难从仅有的几篇诗词歌赋中了解古代平民生活的。平民无话语权,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而今天有些青年,硬要将明代的飞鱼服作为汉服代表,这又作何解?当然,有人肯定要说了,难道汉唐着装的宽袍大袖、雍容华贵不能代表华夏遗风?

这就是牵涉到一个度的问题了,你喜欢什么服装,涉及历史时间纬度也好、艺术范畴也好,那是个人喜好、审美的问题,完全是个人自由,但是非要演变为集体行动,招摇过市,上升为民族意识行为,那就过了。真的达不到。

第二,汉服热的外在形式偏离了汉民族的生存价值观

生活在今天,但凡一个有足够生活阅历,或者受过磨砺之人,都不会将汉服爱好者们宣示的着装作为生活应有的常态衣着,那玩意儿离真实生活太远了。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任何民族面临的第一要义都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抛开这个民族最广大的生产群体来谈审美,显然是割裂的。

汉服爱好者们不会不知道,他们多数人所穿的服装绝不是普通平民的衣服,以他们的身份着此服装,返回到当时的朝代,可能遭杀头之罪。是的,他们大多数陶醉于自己狭隘的审美,而忽略了服饰的阶层属性和历史的残酷真相。当然了,他们不是不知道古代的平民服饰,并且,通过大量历史遗存,复制平民服饰是可以的,但是鲜有人这样做,为什么?不外乎平民服饰不够耀眼,无法满足聚光灯下的猎奇心理。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六七十年代饿饭时,谁想起汉服?现在饭吃得太饱,一大堆“有志”青年跳了出来,招摇过市,这种缺乏深层次文化理解的行为,让传统文化沦为行为艺术,与八十年代街头的喇叭裤有何异?

有一种现象值得深思,在黔西北深山生活着众多苗族,很长一个时期他们生活极苦,至今老人们仍穿着粗糙的麻衣,这是种极简陋的服饰(与旅游景区那种博人眼球的苗银服饰绝不相同)。年轻人们外出务工后,穿回了五颜六色的着装,但在老人们的劝诫下,许多青年还是乐意穿回传统服饰,衣着回归素淡。

不尊重个体生存价值的文化,只是在浮夸地表演。

躺屋占田、锦衣玉食,以特权垄断资源者,为文化至高荣耀标识;奔波忙碌,为社会构筑倾尽全力者,为文化认同所不足道。

这是怎样一种文化心理?

0 阅读:2

南山围炉

简介:狭路相逢回身,往来都是暂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