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嘎日岭,一群人高马大的土耳其“王牌”,竟向我38军反冲锋

南斋孤风中 2024-04-14 22:18:01

1950年10月,朝鲜半岛上空硝烟弥漫,炮火不止。

彼时,美军节节胜利,已深入朝鲜腹地。

攻陷平壤指日可待。

然而,志愿军英勇顽强的反击,瞬间扭转了战局,让美军的战果顷刻间化为乌有。

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美军不得不暂时放缓进攻步伐。

一方面,装模作样向联合国提出“和平谈判”要求;

另一方面,则在战场上加紧部署,为下一轮战役蓄积实力。

此时,朝鲜西北部的嘎日岭地区,就成为了双方必争之地。

这里群山环抱,地形隐蔽,于美军而言是最后的阻击垄防。

为了确保在嘎日岭一线的计划万无一失,美军狠狠下了一盘大棋,决定全面调动后方“联合国军“增援前线。

总计22万余人,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土耳其“王牌”

其中第25师5400多人,组成的土耳其旅。

被安排在赴嘎日岭高地,负责固守这一战略要地。

傍晚时分,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正向嘎日岭地区开进。

车厢里挤满了土耳其士兵,他们大多留着蓬乱的长胡子,外表粗犷。

车队簇拥着一辆普通的吉普车。

车上的人虽然身着朴素,但从众人恭敬的眼神可以看出他的不同寻常。

他正是第25师的指挥官,塔辛-阿齐兹准将。

阿齐兹准将,经历过加里波利等著名战役的洗礼,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参谋。

为了能亲自率领部队出征朝鲜,他主动申请降了一级。

如今终于踏上了这片战场,内心无比振奋。

吉普车拖着一阵烟尘,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前行。

穿过车窗,可以看到沿途被战火摧残的村落,只余断垣残壁。难民们在路旁乞讨,眼神黯淡无神。

黄昏时分,车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营地里渐渐升起炊烟,大锅里的食物,香气四溢。

战斗激烈,他们为什么敢如此轻松,惬意?

原来前一天打了一个“大胜仗!”

一个“大胜仗!”

11月26日,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阿齐兹准将的哨所就,传来急促的警报声。

一支千余人的敌军,正扑面而来!

阿齐兹准将毫不犹豫,立刻下令全军戒备,火力掩护第一线。

很快,山谷间便响起了炮火隆隆的厮杀之声。

近两小时激战,营地里再次恢复了宁静。

阿齐兹准将亲自查看了俘虏和战场,发现他们总共打退了1000多人“敌军”,并俘虏了200多人。

阿齐兹准将说着,狠狠拍了拍手下的肩膀。

“你们真是太勇猛了!”

就在这时,一名美军联络官气喘吁吁地赶来了。

他匆忙看了看俘虏,脸上的表情登时由惊讶变成了错愕,随即变成了无语。

“这...这哪里是什么敌军啊!分明就是我们自己的友军嘛!”

原来,他们竟是刚从前线撤退下来的韩军第七师。

阿齐兹准将和他的士兵们面面相觑。

随即,大伙儿同时爆发出一阵大笑。

虽然这不过是一个大乌龙,但这场轻松的“胜利”,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

看来,即将到来的嘎日岭会战,他们是打起十足的劲头了!

旅长一脸自信,夸下海口:

“要让中国志愿军尝一尝土耳其弯刀的厉害!”

只是“可怜了”韩第七师。

刚被志愿军干趴下,还没喘过气来,又被“自己人”一顿猛扫射!

嘎日岭之战

嘎日岭地盘虽然不大。

但地理位置极为特殊,群山环伺,林木苍劲。

整个嘎日岭东西穿过一条海拔810米的高地,在“814”与“805”高地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50米垭口。

它是美军向西推进、夺回德川等重镇的必经之路,堪称咽喉要冲。

谁若把控住这条喉咙,就等于牢牢掌控了整个战场的命脉。

11月27日薄暮时分,寒风凛冽,暮色渐浓。

第38军接到进攻嘎日岭的命令,立即行动起来。

114师则直扑中心目标嘎日岭,努力夺取这一战略要地。

342团团长孙洪道,曾在嘎日岭附近作战,对这里的地形环境了如指掌。他急忙部署战术 - 以三营为主力,分两路进攻:

一路由政委王丕礼,率领7连沿公路正面直扑;

另一路,孙洪道亲自率8连从侧翼绕后攻击。

9连和机枪连,担任预备队。

二营,则作为团预备力量,以应对可能的变化。

为避免行军时脚步声惊动敌人。

所有战士都脱下棉鞋,赤足踩在白雪之上,悄无声息地向敌阵地渗透。

随着夜幕低垂,他们隐蔽在林木丛中,静等发起总攻的时机。

与此同时,负责固守嘎日岭的土耳其旅阵地里,一派祥和景象。

哨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篝火旁,有说有笑,吞云吐雾。

浑然不知,死亡的镰刀已经悄悄挥向了自己。

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炸响!

紧接着,疾驰的子弹呼啸而来!

原来是中国军队已经发起了突然袭击,一颗手榴弾,直接炸在了敌人营地的篝火堆旁!

“冲啊!”

七连战士,在爆炸声中滚下陡坡,迅猛地杀向敌阵地后方。

八连和九连,也随之发起总攻。

几面合围,集中火力猛扑垭口要地。

情急之下,人高马大的土耳其士兵,竟然组织起反冲锋,还不知面对的是我38军王牌。

美军都被打趴下,更何况是他们?

转眼间,当场就有40多人阵亡,20余人被俘虏。

剩余的几十人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就这样,短短20分钟,这支“久经沙场”的土耳其王牌,就被志愿军彻底击溃了!

敌军本以为占据了有利地形,却没想到志愿军的战术运用如此精妙。

在一次次的冲锋与反击中,敌军的阵脚逐渐被打乱,他们的士气也在志愿军的坚韧面前逐渐崩溃。

虽然,志愿军乘胜追击!

最终,整场战斗在不到两个小时内,敌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伤亡人数高达3514人,741人战死。

更缴获了大量敌军物资,包括130余辆汽车、17门榴弹炮等。

嘎日岭之战,原本是敌军企图给志愿军一个下马威的战场,却成为了他们自己的滑铁卢。

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为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赢得了开门红。

更是在战略上,粉碎了美军试图恢复战争态势的企图。

为整个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阅读:428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