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该团属于第一流的部队,聂老总:不要拆散,要扩大!铭记于心

从阳化石 2024-05-12 03:02:42

衡宝战役中,身为45军135师师长丁盛崭露头角,作战中直接受总部指挥,用一个师歼灭号称“钢军”敌敌7军白崇禧部。

在四野的师级指挥员中,他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后起之秀。

说起丁盛,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军事出身的干部,毕竟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旅长、师长,后担任副军长、军长、大军区司令员等职。可实际上,他并非军事出身,而是政工,而且在战争年代干政治工作远比军事更早时间更长。

1929年,他参加革命成为王稼祥身边的警卫员,在首长身边耳濡目染,了解不少东西,比如认字,懂得一些革命道路等。首长认为他应该发挥更大作用,让他去军事学校深造,后编入部队,干起政治工作。

当时,干政治工作的起点就是要认识字,不识字,看不懂文件怎么能行,他在首长身边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到不少知识,担任过班长,就直接当连指导员、团政委等职。抗战爆发后编入120师358旅,后跟着宋时轮支队到晋察冀工作。

当时,支队(旅级)下属单位是大队(团级),中队(营级)、小队(连级)。丁盛一开始担任组织科长,能当上大队政委,是因为原31大队政委与邓华发生矛盾,说话也不注意,被撤职,他接替大队政委,相当于团政委。

宋时轮与邓华在冀东发展不是很顺利,1939年萧克被派去担任挺进军军长,丁盛在从宋支队到邓华支队担任7团政委。没多久,上级要召开七大,他被选为代表,1940年跟着代表团去延安,结果大会推迟,他们就留在延安学习,在军政学院、党校学习4年。

1944年,聂老总把他们这些从晋察冀来的干部叫到一起谈话,并让他到教导2旅1团担任政委。

当时国民党在边区制造摩擦,而驻守部队如359旅、129师770团长期在后方,被派往前线。上级从晋察冀军区抽调部队组建教导2旅,从冀鲁豫军区抽调部队组建教导1旅,从太岳军区抽调部队组建新编4旅,以及晋绥军区一个旅,驻守陕甘宁。

因为教导2旅是晋察冀的部队,所以在干部使用上也优先选择晋察冀的干部。

当时,教导2旅接防359旅,他们洛河川、南泥湾地区一边防御一边搞生产。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上级抽调旅长黄、政委邓北上东北,顺便调2旅1团,以及杨得志旅一个团北上东北。聂老总找丁盛谈话,嘱咐他这支部队一定不要拆散,要扩大。

1团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它的前身是黄公略领导的红3军改编而来。土地革命时期,红3军团经过多次改编,编为红1军团1师1团,师长李聚奎,团长杨得志。在红军渡大渡河面临生死攸关的险境时,该团一举拿下大渡河,让部队顺利渡过,也有了后来大渡河18勇士。

抗战时期,这支部队由杨成武领导,编入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在晋察冀建立不小功勋。

实际上对丁盛来说,尽管1944年才调该部队,他对这支部队很认可,与国民党顽军作战,战斗力很强,搞大生产让部队丰衣足食,用他的在回忆录的原话:就中国说来,是属于第一流的部队。

聂老总找丁盛说:部队走出不少干部,尽量保持这个团原套人马,原建制,不要把它拆散。拆散了战斗力就不强了,要扩大,调干部出去没关系。对于老总的交代,丁盛是铭记于心。

部队抵达挺进锦州,随着国民党军增兵,占领锦州、山海关一线,部队撤到冀热辽。一个连被李运昌编入其他部队,心里还是不愿意的。后来该团与李运昌的一个团合并为27旅,他担任旅长,他把这个团交给吴瑞山。

无论是在冀热辽作战,还是规划东北野战军8纵,这个团一直在丁盛的领导下,他担任旅长、师长,该部建制不变。1949年渡江战役后,四野主力南下中南作战,45军南下,丁盛指挥135师,一路穿插到白崇禧后方,已经脱离大部队,总部收到这个消息后,直接由林指挥,敌人也有点懵,不知道有多少部队,敌人想撤退,被135师粘住,最终见面敌第7军。

解放后,上级将44军和45军合并,组建54军,丁盛担任军长,并参加不少战斗。

4 阅读:221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