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又出事故,自家工人遭核电站辐射污染!

知识小队长 2023-12-12 22:18:27

12月11日,日本东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名20岁的除污工人被曝出身体出现异样,原来在当日进行“除污作业”时,感受到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后来在自己的鼻子周围部位检测出来"放射性物质",该物质出自核电站废炉里面的"放射性废料物质",属于“极度危险”的级别,目前正在留院观察,有数据显示该员工身体内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足足是普通人的"17倍"之多!不止如此,该员工工作的核电站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很是糟糕。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被确诊为体内存在“放射性核污染”,那就不是小事情了,可以称得上是“工伤”级别,甚至“致残”了。尤其该名员工在核电站附近工作,很可能已经通过呼吸道将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吸入体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所谓“放射性物质”,不是说你不碰它就没事的,这种玩意无时无刻都在辐射,就像是娱乐场所里面的闪光灯,会像个“小太阳”一样散布辐射源,要知道核辐射的地区到处“寸草不生”,更何况人体内部脆弱的内脏了,这时候就只能赌辐射强度并不是太高,能活命就不错了。

上面说了,如果人体体内存在放射性物质,非常有可能会损伤人体内脏,比如受到核污染送医的人群中,就有出现不断“呕血”的症状,甚至在很多时候,因为内脏很有可能被破坏,很多细胞发生坏死,细胞里面的基因也被辐射波及,这就很可怕了。打个比方,我们人体的细胞都有一串DNA双螺旋系列,俗称为“基因”,最怕的是什么呢,就是辐射导致其发生改变,在术语上叫做“基因突变”,或者更严重的直接导致“DNA链断裂”。

这就相当可怕了,要知道人的基因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这种积累了成千上万年的人类基因序列一旦断裂,会出现不可控的症状!比如有些紧急送医的核辐射患者,皮肤细胞开始全军“崩溃”,在肉眼可见的情况下,会发现这些辐射患者表皮开始溃烂脱落,人体器官也会慢慢不成型,直接化成一滩血水,怎么形容呢?大家搜一下比如著名的“埃博拉病毒“,就是专门攻击人体的DNA序列,那些患者惨烈的下场就可以知道有多么吓人了。

其实早在之前,就有日本的传闻说核电站存在纰漏,管理松散的事件了,这已经不是日本政府第一次这样做了,自从宣布“核污水排海计划”以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日本这座小岛上,作为当初2011核电站事故爆炸的亲历者来说,这场噩梦似乎随着排海即将结束了,因为当初的爆炸导致核废水源源不断,已经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填这个”窟窿“,可是随着核污水排海,对于全人类来说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我国已经明确表达立场,反对日本的“核污水排海计划”,日本政府这种最小成本换取自己最大利益的行为,实在是让人诟病。

当然就算在日本,也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反对“排海计划”,要知道日本最著名的“海产品”,像是“日本寿司料理”,就完全离不开大海,一旦核污水排海,其中的放射性物质随着海水慢慢渗透入海产品的体内,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迟早会遭殃,这里举个例子,这里的“食物链”很好理解,比如一条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鱼,被鸟吃了,鸟的体内依旧含有相当含量的放射性物质,而其它动物比如蛇吃了鸟,鸡又吃了蛇,那最终被我们人类呈上餐桌的鸡也会有放射性物质,最终被我们人体吸收,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那有朋友会说了,我什么都不买,只吃自家养殖的蔬菜瓜果,自家养殖的鸡鸭鱼,总没事了吧。也确实如此,但并不完全正确,要知道大海也会产生水蒸气,放射性物质也会被带上天空中去,只要是雨水能落到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放射性物质残留,目前日本向大海排放的放射性元素高达64种,总共137万吨,而且核电站还在源源不断产生新的核污水!

当然,目前“核污水”排放过程造成的潜在损失无法估计,我们无法得知在核污水排放的背后,在将来会付出怎样惨痛的代价。

0 阅读:0

知识小队长

简介:知识分享,欢迎新朋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