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是肠癌高发群体!上厕所出现这几种迹象,小心被肠癌盯上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2023-12-11 15:00:44

46岁的刘先生是保险公司的一名销售经理,平时负责销售保险、维护老客户,工作比较忙,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一天一顿饭。前段时间,刘先生身体出了点问题,经常隐隐约约感到腹痛,且每次排便后都会发现大便发红,有血迹,虽然不是鲜血,但也是暗红色的样子。时间一长,他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因为他上一个买保险的顾客就是因为前期有这些症状,后面检查出肠癌去世的,想到这,他丝毫不敢耽搁,立马去了最近的医院就诊。

医生先给刘先生做了大便化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大便潜血阳性,医生又立刻给他安排了肠镜检查,果不其然,在刘先生的结肠内发现了一个肿瘤物,高度怀疑癌变,需要立马做手术切除。好在刘先生的健康意识够强,发现的及时,肿瘤没有变大也没有发生转移,手术也非常成功,预后良好。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刘先生这样幸运的。根据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五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的发病人数稳居第二,不仅如此,在如此多的发病患者中,80%的肠癌患者发病年龄都在45-75岁之间,也就是中老年群体,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缩短了中老年人的预期寿命。

检查出肠癌就意味着死亡吗?

当然不是!这主要看癌症的发展阶段,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肠癌并合理的进行治疗,术后五年的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仅为11%-15%,有超过八成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不仅加大了治疗难度,患者也会更加痛苦,治到最后往往人财两空。因此,提高肠癌生存率的关键就是早预防、早发现,尤其注意日常不起眼的“小症状”。

上厕所出现以下症状,要尤为警惕!

在大肠癌的早期,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

1. 便血现象

这是大肠癌的一个典型症状。便血不一定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出现黑色、紫色等颜色,有一些黏稠的大便中也有可能会有黏液。对于大肠癌患者来说,是非常容易出现便血现象的,但很多人往往将这种现象与痔疮混淆,结果就会延误时机,错过大肠癌的最佳治疗时机。

2. 腹痛腹胀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腹痛腹胀的情况,如果你经常性的腹痛腹胀,反反复复,还会伴有食欲不振等现象,要尽快到医院检查,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朋友,这种情况要警惕。

3. 长期腹泻

大肠癌患者还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腹泻,长期腹泻,大便粘稠不成型,久治不愈,尤其是那种以前很少腹泻,现在突然出现长期腹泻的情况,要考虑大肠癌的可能。

4. 便秘

除了腹泻外,突然性便秘也是肠癌的症状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大肠内的肿瘤变大时,就会加大肠堵塞,从而出现便秘的现象,而肠癌引起的便秘更倾向于腹泻和便秘交替进行。

预防大肠癌,从这几方面入手!

1. 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饮食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高脂肪饮食和高膳食纤维饮食。高脂肪饮食会刺激胆汁分泌增加结肠中胆汁量,增加自身胆固醇水平,长此以往会诱发细胞癌变,增加大肠癌的发生风险。而膳食纤维对我们人体却有诸多好处,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胆结石、缓解便秘和调节血糖,日常生活中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量的膳食纤维,多吃水果蔬菜,多吃粗粮。

2. 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诱发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长期久坐、身体肥胖、吸烟喝酒,都会增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许多大肠癌患者在患病后都后悔没有早点改掉恶习。

3. 定期做筛查

这也是预防大肠癌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肠镜检查是目前筛检大肠癌最普遍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很多人在提到肠镜时都有一种排斥心理,认为肠镜检查比较痛,又比较尴尬,不愿意做,其实这种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一般来说,在做肠镜检查时,医生会给患者注射镇定剂或者麻醉,让患者睡上一觉,在不知不觉中就检查完了。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有癌症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2-3年检查一次。

1 阅读:899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简介:80后王药师,关注用药安全,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