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沙野大使出席巴赫瑞中秋晚宴上的致辞

玉书谈国际 2023-09-19 12:57:00

2023年9月14日,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出席巴赫瑞中秋晚宴并发表致辞。全文如下。

尊敬的亚历山大·巴赫瑞先生,

尊敬的乔伊·德赛涅-巴赫瑞女士,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出席一年一度的巴赫瑞中秋晚宴。回想去年这个时候,大家的首要关心还是疫情。时至今日,我们已然身处“后疫情时代”,大家更多关心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状况。今天,我想重点谈谈中国经济,顺带着也谈谈中法经贸合作等问题。

谈及今年中国经济形势,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的话,就是“恢复”“向好”“稳定”。“恢复”指的是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供需两端持续恢复。“向好”指的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稳定”指的是就业物价总体平稳、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具体来看,有八个亮点:

一是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横向来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主引擎之一。

二是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其中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国内消费显著回暖,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三是工业生产稳步恢复。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8月又上升到49.7%,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1%。C919大型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出坞,标志中国先进制造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新动能加快壮大。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54.5%、53.1%。8月初,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达产500万辆的汽车企业。

五是发展活力稳步释放。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638.5万户,其中企业495.2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6.3%。7月初,中方还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给相关企业服下“长效定心丸”。

六是外资外贸平稳发展。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超2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中欧班列开行量、货物发送量分别增长16%、30%。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61.6%。中国汽车出口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703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974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2.7%,但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7.9%,占比提升3.9个百分点达到39.4%。这是在今年上半年全球跨国投资总体低迷的大背景下取得的,十分不易。

七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多增24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其中农村居民实际增长7.2%。1-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保障了居民的购买力不缩水。

八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2.02万亿元人民币,企业贷款利率为3.95%,同比下降0.4%。全社会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不存在通缩风险。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西方舆论场掀起新一轮唱衰中国经济、放大中国经济问题的声音。有人甚至说中国陷入了经济危机,濒临深渊,中国已跌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以上全景式介绍了中国经济情况,就是要以事实和数据正本清源,这些“高含金量”的增长数据映射出中国经济形稳势升的底气。

同样的观点也来自外部视角。近期,我读了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一篇比较主要经济体经济GDP增长的文章,很能说明问题。罗思义研究发现,2019年第二季度到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增长19.2%,美国增长7.6%,意大利增长1.5%,法国增长1.4%,德国增长0.5%,欧元区增长2.9%,美、意、法、德的GDP增速仅分别为中国的40%、8%、7%、3%。如从年均看,中国年均增速(4.5%)是美国 (1.8%)的2.5倍,是经合组织(1.4%)的3倍多,是七国集团(1%)的4.5倍,是欧元区(0.7%)的6倍多。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2019年第二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印度年均增长3.4%,巴西年均增长1.9%,南非年均增长0.1%,俄罗斯年均负增长0.8%,中国经济表现同样显著优于主要发展中经济体。

观察中国经济形势,既要看准当前的“形”,更要看清长远的“势”,既要看增速,更要看结构和动能。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与此同时,我们也充分正视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挑战,包括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来自三方面因素:

一是疫情的“伤痕效应”。这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体现,三年疫情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是深刻、全面的,经济复苏也像病人痊愈一样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复苏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涉及信心重建、供应链重连、体系重启等复杂因素。

二是全球经济下行的拖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不少主要经济体进入技术性衰退或在衰退边缘游走。IMF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低于疫情前20年3.8%的平均增速,世贸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仅增长1.7%,低于过去12年平均值。全球总需求不足是突出问题,中国出口也承受一定压力。

三是“脱钩断链”的恶果显现。我们走出了疫情的阴霾,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阴影却越来越重。个别国家动辄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打压中国企业,肆意将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滥用贸易和投资审查工具,拉帮结伙妄图搞“脱钩断链”、筑“小院高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割裂加剧,显著提升了经济发展成本,削弱全球发展动能。IMF研究指出,美国贸易和科技脱钩措施可能导致全球GDP损失7%。这些损失必然将由各国共同买单。

昨天,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女士宣布即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优势不是补贴造成的,而是中国企业不断开展科技创新,持续构建和完善产业链的结果。物美价廉、性能优越的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市场,对欧盟绿色转型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对欧洲的消费者也是重大利好。法国也打算用“生态奖金”的手段将中国电动汽车拒之门外。保护主义最终保护的是落后。我们希望欧洲国家谨慎行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以来,中法双边交往全面重启。4月,马克龙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达成一系列战略共识,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带来新气象。6月,李强总理对法进行正式访问,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为双边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两国高层交往和各领域交流日益密切,加速迈进“后疫情时代”。

今年前7个月,中法双边贸易额471亿美元,中国对法出口249亿美元,同比下降10%,自法进口2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法在华新增直接投资10亿美元,同比增长198%,中国对法全行业直接投资8300万美元。截止7月底,法在华投资存量213亿美元,中国对法投资存量50亿美元。从贸易看,法国对华出口增速强于中国对法出口,趋向更加平衡。从投资看,法国对华投资远高于中国对法投资,中国市场仍具有强大吸引力。

今年以来,许多法国企业家纷纷访华,给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近期法国经财部长勒梅尔在第九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期间表示,法国欢迎中国投资者。我们对此表示赞赏,并希望法方切实把表态落实到具体政策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我们愿继续以自身发展为其他各国提供更多机遇,欢迎法国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上个月,中方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6方面24条政策措施,致力于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下个月,中方将在北京主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欢迎法国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机遇。

最后,祝大家中秋安康,财源广进。

谢谢大家。

0 阅读:0

玉书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