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晚清第一重臣?

玩钱币的小唐 2024-05-06 00:03:50

玩钱币,尤其是近代机制币的大家,对于晚清重臣,自然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也对其排行有多种说法,对于谁是晚清第一重臣,也总有说不尽的话语,今天个人斗胆做了一份“晚清重臣排行榜”(名次不分先后),供大家参考和指导,后附投票,让大家选选自己心目中的晚清第一重臣:

1.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抚,作为中清至晚清过渡时期的重要人物,林则徐为清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晚清重臣,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是清军击败太平天国、捻军的关键所在,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2.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

3.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但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死后赠太傅,谥号文忠,西人称之为“中国俾斯麦”。

4.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还主张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强调师范教育,后与张百熙主持制定新学制,时称“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在中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石;经济方面,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办洋务,参与维新变法;军事上,起用冯子材抗击法军。对日宣战,镇压义和团运动。

王族重臣:1.爱新觉罗·奕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受遗诏被封为恭亲王。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时废时起。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以全权钦差大臣留守北京,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与之签订《北京条约》。次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政权,授议政王,确立了两宫垂帘听政、亲王辅政的体制 。此后直至光绪十年(1884年),长期为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大部分时间身处权力中心。后逐渐倦怠政事,终在“甲申易枢”中被罢黜。光绪二十年(1894年)再获起用,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善后。此后至去世前,一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但暮气已深,无甚作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奕䜣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忠” ,后世称“恭忠亲王” 。奕䜣是洋务运动期间清廷中枢的首脑人物,因精通洋务,被称为“鬼子六”。他建议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西人称之为“(清)政府政策制订的主心骨”,“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外交家”。

2.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字辅廷 ,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

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爵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他受命与李鸿章于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劻让出首相职位改任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值得一提的是,奕劻最为人所知的并不是其政绩,而是其腐败之程度。

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奕劻病死。

其他地方重臣:

1.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请他赴安庆大营,委以重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高山族人民误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沈受命办理台湾事务。

2.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三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彭玉麟(1817年1月30日 -1890年4月24日):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书法家、画家,湖南水师的奠基人,近代中国水师的奠基人。

4.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的九弟。早年随兄曾国藩筹建湘军,因对捻军作战失败被冷落。1867年称病退职。1875年(光绪元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继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1884年)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年)封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太保衔。《清史稿》、《清史列传》等文献中收入《曾国荃传》等几种主要传记资料和梁小进编撰的曾氏年表。1890年在南京病卒于任上,终年66岁。谥“忠襄”。

大家来选一选自己心目中的晚清第一重臣吧:

0 阅读:0

玩钱币的小唐

简介:为大家介绍中国钱币收藏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