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夫妻从废弃CT胶片提炼白银27斤获刑,获利50万上缴国库

一脉之乘呀 2024-01-20 18:08:24
近些年,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变废为宝”,对一些废品的回收也是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偏偏有些人却打着“变废为宝”的旗号,却做着违法的勾当。近日,一则“从医院废弃CT提炼27斤白银,夫妻双双获刑”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一对夫妻因为对法律缺乏认知,对环境缺乏保护意识,最后把违法所得的50多万元上缴了国库,而且还获了刑,真是得不偿失。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

郑某某和王某某是一对夫妻,他们在安徽阜阳市界首市的一个工业园区租了一个厂房,有了厂房后,这对夫妻又招募了姜某某等员工来为自己工作。

当时郑某某和王某某听说收废品,对废品里的稀有物品进行提炼可以发财,于是他们就去印刷厂收购废底板,去医院收购CT废胶片来提炼白银。

国家虽然支持废品回收,但绝对不支持这种违法处置废品行为,这夫妻俩当时肯定知道做这事是违法的,并且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为什么还是偷偷某某的做了,其实就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先挣钱在说以后的事。

这里着重说下这个CT胶片的提炼过程,先是要组织工人对胶片进行清洗粉碎,然后在一个容器内进行燃烧,这个燃烧的过程可以在网上看下过程,真的是黑烟缭绕,工作人员如果不佩戴专业的防护工具,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最后就是提取胶片中的白银,把废弃物直接倒掉。

为什么说要给这夫妻俩判刑呢?

1,两人的经营居然是无证经营,也就是没有营业执照和废品经营许可证

2,他们处置的废品高达119吨,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量级,按照规定,100吨以上都是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了。

3,提炼的27斤白银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单单恢复这27斤白银的影响,可能就需要花费22万多元,还有对环境永久伤害的影响,所以这两口子为了赚点钱,真是不给子孙留活路了。

4,他们提炼的胶片属于HW感光材料废物,在相关规定下是危险废物,就有毒性,一般都是要统一特殊化管理,而这夫妻俩什么资质都没有,什么合格的机器都没有,就是用火生生提炼,显然操作过程也违法了。

综上所述,这两口子最后都被判了刑,郑某某因为认罪态度好,并且在2023年10月9日,和阜阳生态环境局达成赔偿协议,已经支付了足额的赔偿费用,所以,郑某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零6个月。

而王某某因为在2023年10月4日死亡,虽有法院裁定,对其终止审理。

至于员工姜某某,因为犯环境污染罪,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一年零6个月,处罚金1万元。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姜某某在经营过程中,一共处理废品119吨,违法获利44万余元,以及提炼白银27斤,违法获利6万余元,最终都被没收上缴国库。

也就是说,大家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从事违法经营,别像这两口子似的,忙碌到最后,一分钱没赚到,还赔偿那么多,最重要的是还被判了刑,以后孩子可能都要受牵连,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事情发生后,很多网友的留言也很有意思,下面咱们来看看!

有网友表示以前把胶片扔了的时候,就有人说这个可以卖废品,好几元一斤,现在才知道,原来里面有白银,真的涨知识了。

还有网友表示,大家别误会了,其实胶片提不了白银,而是从CT胶片显影废水中提取白银,就跟以前老式相机拍照的底片一样,别误解了。

最后这位网友也是提出质疑,像那些回收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他们用来提炼黄金金属呢?是否也是违法行为。

下面有网友直接的回复到:“他们交税了,这个是违法经营,没有交税”,所以说,一定要正规经营,证照齐全经营,不要总想着偷税漏税,这是违法行为,最后可能会被罚的很惨。

总的来说,赚钱可以,但不能赚这种昧良心钱,从胶片提取废弃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危险性的工作,产生的废料也有危险性,郑某某和王某某夫妻俩没有任何资质就想提炼,显然是在故意破坏环境,故意偷税漏税,只能说他们获刑,没有任何问题,希望大家不要效仿。

你们怎么认为这件事呢?
1 阅读:42

一脉之乘呀

简介:一脉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