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小知识

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 2024-03-15 15:35:16

近年来,胆囊结石已成为常见病与多发病,据统计,我国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达10%,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指胆囊内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胆固醇或胆色素。胆囊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容易引起腹痛、消化不良、黄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因此,了解胆囊结石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对于维护健康非常重要。

引起胆囊结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1、饮食因素。

长期饮食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引起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胆囊是存储胆汁的器官,其中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盐和胆色素等。如果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和脂肪过多,容易导致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升高,进而形成结石。

2、与生活习惯有关。

如爱静不爱动、肥胖症、妊娠后期的病人,因体力活动减少,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长期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胆囊肌张力减退,致胆汁逐渐淤积、浓缩、沉积而形成结石。

3、与胆囊的慢性炎症有关。

胆囊黏膜因受浓缩的胆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而发生炎症,其坏死脱落的黏膜和细菌、病毒等构成一个核心,促使胆固醇、胆红素沉积,久之形成结石。

4、盲目节食减肥。

不食早餐,喜食甜食等,均可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汁易浓缩,胆固醇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而形成结石。

5、与某些物理因素有关。

作胃手术易损伤支配胆囊运动的神经,使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淤积,久之形成结石。

6、胆固醇的代谢失调。

妊娠晚期或产后的妇女及高脂肪饮食或糖尿病患者,其血中胆固醇含量均增高,胆汁中胆固醇含量也增高。此时若胆汁淤积,胆盐减少,则极易形成结石。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呢?

1、合理饮食

饮食上应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此外,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利于胆汁的稀释和排出。

2、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形成。

3、定期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形成。

4、避免长时间卧床

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胆汁淤积和结石的形成,应尽量避免。

5、注意药物使用

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使用,尽可能避免长期使用有潜在影响的药物。

6、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的可能,对预防胆囊结石有重要的作用。

那得了胆囊结石咋办?

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症,但有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1、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厘米,或多发胆囊结石;

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

3、伴有胆囊息肉;

4、胆囊壁增厚;

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或胆囊萎缩、合并胆总管结石;

6、儿童胆囊结石;

7、合并糖尿病、高血压;

8、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

9、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

0 阅读:12

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

简介:普及大众医学科学知识,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