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摊面积?已经买了房的人!能获得补偿吗?国家回应来了

房产新聊 2024-05-19 08:45:55

买过房的人都体会到公摊面积所带来的“烦恼”,这不,一位青岛网友就痛心疾首地分享了他的遭遇:他原本以为购买的是宽敞舒适的大三房,面积足有110平方米,可当拿到钥匙踏入新房时,眼前的一切让他大跌眼镜——这哪里是什么大三房,分明就是一个空间逼仄的单身公寓,即便经过一番改造,也最多只能勉强实现一室一厅的户型。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罪魁祸首正是那高达50%的公摊面积。尽管这样的极端案例并不多见,但近年来,公摊面积的比例却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许多高层住宅楼盘的公摊面积已悄然逼近30%,普遍维持在27%左右。换言之,你购买一套标称100平方米的房子,实际上真正能使用的面积可能仅有73平方米,而那缺失的27平方米,正是被公摊面积所“吞噬”。

或许有人会问,这公摊面积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实,它指的就是楼栋中的那些公共区域,如楼道、电梯井、大厅等。这些区域虽然不直接归某一户所有,但同样是楼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建设成本自然也要分摊到每一户购房者头上。据传,公摊面积这一概念还是由李嘉诚先生首创,它的出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共区域费用分摊的难题。

然而,尽管公摊面积的存在看似合理,但为何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取消它,认为它不合理呢?根据众多机构的调研报告显示,绝大多数人都对公摊面积持有强烈的反感态度,希望尽快将其废除。这其中的症结,其实并不在于公摊面积本身,而在于其比例的不透明性。由于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复杂且缺乏透明度,购房者往往难以准确了解自己所购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从而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公摊面积,这一概念宛如商品包装上的毛重与净重之比,但如今,开发商似乎更热衷于在“毛重”上做文章。原本标注为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80平方米的房子,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建筑面积11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依旧80平方米的“新品”。这无疑让购房者在不知不觉中为那多出的10平方米支付了额外费用。

众所周知,房价现在非常高,动辄万元起步,而在一线城市,更是高达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每平方米。这意味着,那额外的10平方米,可能就需要购房者掏出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冤枉钱。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公摊面积这一“隐形杀手”所造成的。更令人愤慨的是,由于公摊面积能为开发商带来丰厚的利润,几乎可以说是纯利润,因此很少有开发商能够抵挡住这种诱惑。这也导致了近年来我国住房公摊面积比例不断攀升,购房者的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害。

对于那些用毛重和净重来比喻公摊面积的人,或许他们并不了解公摊面积比例背后隐藏的猫腻。而那些极力维护公摊面积的房产专家和学者,他们的真实动机更是令人怀疑。他们通常会提出两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来反对取消公摊面积:一是担心取消后房价会大幅上涨,让更多人望房兴叹;二是担心开发商在取消公摊面积后不再重视公共区域的建设,影响居住品质。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两个理由都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借口罢了。公摊面积的存在与否,并不能决定房价的高低,更不能成为开发商忽视公共区域建设的理由。相反,取消公摊面积,让购房者明明白白消费,才能真正保障他们的权益。

原因其实相当明了,放眼全球,唯独我国还在沿用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就连这一概念的起源地——中国香港,也早已在数年前摒弃了这种做法。更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在废除公摊面积后,房价并未如预期般飙升,反而出现了稳中有降的趋势。再者,若没有公摊面积这一说法,难道开发商就会忽视电梯、走廊和大厅的建设吗?那样的房子,又有哪位购房者会买单呢?要知道,我国现如今的住宅市场早已是商品房的天下,购房者拥有自主选择权,开发商唯有通过提升品质才能吸引购房者。因此,那种认为取消公摊面积会导致公共区域建设质量下降的观点,实在是站不住脚。哪个开发商敢冒此大不韪,恐怕离破产倒闭也就不远了。从开发商给出的这些理由来看,取消公摊面积的影响其实并没有他们说得那么严重,他们自己也找不到充分的理由来阻止这一改革。

那么,公摊面积究竟能否被取消呢?对此,国家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新华社在《公摊伤民,矛盾亟需待解》一文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公摊面积确实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公摊面积的存在已久,但长期存在并不代表它就是合理的。国家已经明确表态,公摊面积制度确实存在问题,需要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由于公摊面积缺乏明确的依据和标准,近年来其范围不断扩大,给购房者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在文中,新华社还进一步指出:需要探索出更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这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未来我国可能会取消公摊面积制度,或者出台更加精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来替代现有的公摊面积计算方式。

目前,住建部已经发布了相关征求意见稿,建议住宅按照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虽然这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但结合香港取消公摊面积的成功案例来看,未来我国取消公摊面积制度的可能性极大。这一改革将有助于进一步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废除”公摊面积制度,对已购房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假如公摊面积制度被废除,这对于那些尚未涉足购房市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然而,对于那些已经购置了房产的业主而言,他们心中的疑问却是:我们之前为公摊面积支付的费用,是否能在这一变革中得以补偿?答案恐怕要让众多业主失望了——无法获得任何形式的补偿。回顾香港取消公摊面积的历史,我们并未看到对过往购房者的任何经济补偿。这背后的法理依据在于,《合同法》明确规定,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不会因为后续的法规变动而回溯性地影响原有的协议效力。

其实,对于已购房的业主们来说,大可不必过分焦虑。公摊面积制度的废除,很可能会导致房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调,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调整对个人的资产价值影响有限。更值得一提的是,取消公摊面积后,未来在缴纳物业费、暖气费乃至房产税时,都将依据实际使用面积来计算,这无疑将为广大业主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废除公摊面积制度对已购房者的实际影响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大,而对于那些尚未购房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那么,对于公摊面积这一话题,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5 阅读:8025
评论列表
  • 楼兰 18
    2024-05-23 15:17

    物业费居然按建筑面积收取!真是他妈的混账

  • 2024-05-19 11:04

    一些黑心开发商把墙皮厚度都给算公摊里

  • 蚊子 16
    2024-05-19 12:38

    说跟没说一样,哗众取宠。不实际的小小举报走一走[得瑟]

  • 2024-05-19 09:06

    公摊面积的取消难了,就算取消也会转价到房价上。

    蓝色 回复:
    取消公摊起码是明码实价,懂不?
  • 2024-05-19 09:06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必须取诮公摊面积和物业公司

  • 2024-05-23 10:22

    如果不取消公摊,以后会不会买110平米房子,到手只有10平米?

    雨前龙井 回复:
    伪命题!购房合同有注明公摊面积套内面积,你若是炒房客为抢购预售,啥都不看就付款,吃亏自负。否则普通人买房,不看房?不问面积?公摊不是秘密了吧?[笑着哭]其实换你,花百万建房,会否取消公摊,就不用花钱建楼梯不用建过道?你花百万建房,会否因取消公摊,卖七十万?区别:以前花百万,有七十方套内+三十方公摊产权;现在花百万只有七十方套内产权。
    雨前龙井 回复:
    不论是否公摊,套内面积不变。买房套内只有10平方时,你还买吗?[得瑟]非要抬杠,就看看总价嘛,若只售一千元总价,则是很多人抢购的。
  • 2024-05-19 13:02

    限制继续开发,我发现前十来年过度开发房地产

  • 2024-05-19 17:24

    关键是公摊面积的钱花了,它却不属于你,想放一辆婴儿车都不行。。

  • 2024-05-19 21:08

    什么时候执行,这是我困扰我多年的问题[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 2024-05-23 15:59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提问???一个赌徒赌钱输了,让后利率降低了,赌场是不是要退回一部分钱给赌徒?能提这样问题的人都是无脑胡搅蛮缠的

  • 2024-05-23 17:10

    不能补,只能减少交物业费面积。

    梵天 回复:
    你去市场买个榴莲 你说明白 只要肉 不要皮 你去试试 去试试 看看结果 是啥 然后你来回复我
  • 2024-05-23 11:24

    专家不同意

  • 2024-05-24 07:58

    取消公摊、取消预售、取消物业!

  • 2024-05-24 08:24

    公摊就是毒瘤,面积一加上,物业费用,年年都要多交!

房产新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