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战略调整遇变局:哈尔科夫前线突传捷报

乐学zhi道 2024-05-17 16:18:58

普京的军事战略在一片变动中迎来了意外的捷报,这无疑对他精心策划的持久战产生了巨大影响。近日,普京刚刚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将原国防部长绍伊古调至俄联邦安全委员会,由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接任国防部长。这一调整被普遍解读为为打持久战做准备。然而,就在此时,前线的捷报却打乱了普京的布局。

绍伊古,这位备受质疑的土木工程出身的国防部长,尽管在战前被戏称为“胶合板元帅”,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他出色地完成了统筹任务,源源不断地将坦克和装甲车输送到前线,支撑起俄军与北约的对抗。尽管绍伊古的能力无可置疑,但普京选择由一位经济学家接任,这显然是为了更加“精打细算”地打持久战。

然而,在普京做出这一人事调整的同时,俄军却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了突袭,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俄军参谋部正在研判是否进一步扩大战果,但目前尚无大规模集结的迹象,俄军的进攻意图仍不明朗。这种战术上的突然变化,似乎与普京的战略调整形成了某种矛盾。

事实上,俄军进攻哈尔科夫的目的在于开辟第三战线,牵制乌军兵力,减轻主战场的压力。但俄军未曾预料到的是,哈尔科夫方向的乌军几乎毫无战斗意志,迅速溃败。这导致俄军在短短一天内便推进到某边境城市的市中心。乌克兰在接触线修建的防御工事未能发挥作用,俄军士兵轻松越过这些障碍,这种情况更暴露了乌克兰军方的腐败问题。

当前,俄军正处于扩大哈尔科夫地区战果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在乌军完成集结前撕开足够大的防线口子,哈尔科夫很可能从次要战场变为主战场,对乌克兰形成重击。尽管这一战术思路是好的,但并不符合俄罗斯的长远利益。

俄罗斯火炮开火

对于俄罗斯而言,俄乌冲突整体上利大于弊。通过冲突,俄罗斯不仅摆脱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控制,还在政治和外交上提升了形象,更重要的是凝聚了国内民心,促进了工业体系的复苏。战至今日,俄罗斯的炮弹产能已经数倍于整个西方国家,这一成绩背后是俄罗斯军工体系的逐步恢复。因此,冲突持续越久,俄罗斯的收获就越大。

哈尔科夫的意外胜利,对普京来说无疑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尽管有快速结束冲突的机会,但持久战仍是最符合俄罗斯利益的选择。这对普京而言是最佳战略,对我们而言也是如此。继续持久战,将让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获取更多战略利益,并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的地位。

其实俄乌冲突的本质就是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阻止北约的扩张而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而美国的利益则是不希望俄罗斯和欧洲各国进行更深层的合作,因为欧洲的产业和俄罗斯高度互补,会损坏美国在欧洲的利益。这次冲突,收到伤害最深的其实是欧洲的民众,他们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乌克兰的廉价粮食,导致国内粮食和天然气的价格高涨,但这就是美国的野心,一边收割盟友,一边所谓的维护地区和平。

0 阅读:54

乐学zhi道

简介:每天三分钟,知晓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