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跟着老舍先生学读书

Mo视界 2023-01-29 17:30:06

忙的定义是什么呢?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空余的时间?总是被各种事情缠身?我们在学生时代,可能体会不到忙的含义,但是一到社会开始工作,好像就各种忙碌了起来。现在的我,每天一上班就是各种打乱仗,一直到下班。

偶尔的我也会思索我自己到底忙的是什么?因为当我一天工作完毕到晚上回家之后,我回想起自己的这一天会发现,我好像什么都没有做,但是我的时间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候。这就是忙碌生活特写下的忙吗?

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忙于工作,因为我好像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老舍先生说:“凡真正工作,虽流汗如浆,亦不觉苦。反之,凡自己不喜作,而不能不作,做了又没什么好处者,都使人觉得忙,且忙得头疼。”

我想,我应该是不喜现在的工作的,因为我就是觉得每天忙到头疼,晚上回家和朋友聊天,都会不知不觉的吐槽工作好累好忙,所以有时候真的如老舍先生所说,“真正工作,虽流汗如浆,亦不觉苦。”

不能瞎忙,瞎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但是工作有时候又不得不忙碌。所以我现在的工作态度就是:甲方布置下来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去做,毕竟只有一件事情做完之后,才不会留下后续问题。工作必定是做不完的,但是如果每天都如苍蝇一般乱撞,我目测我这一辈子可能都只能在工作中瞎忙。

忙完了工作,工作之外的时间,我还是偏向于读书。《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这本书,老舍先生除了写人生的忙碌状况以外,还写了和读书写作有关的内容。比如谈读书、怎样读小说、写与读;再比如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论创作(节选)、景物的描写、事实的运用、略谈人物描写……

我好像忽然明白了这本书为何取名为《忙而有时,不亦乐乎》了——工作总是繁忙的,但是繁忙的工作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我们还应该将自己的人生放一些小心思在自己喜欢的东西身上,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亦乐乎。

什么是喜欢的东西呢?可以是绘画,可以是写作,可以是摄影,可以是歌唱,可以是运动,可以是看电影……对我来说,这本书里所讲述的关于读书和写作的,就是我喜欢的存在,通过读书来学习,不亦乐乎!

浅说一下读书,毕竟读写读写,先读后写。小时候我读书最大的原因是没人和我玩,这可能是所有独生子女的通病,所以小时候的我,最大的兴趣就是一个人窝在角落里看书。各种书我都看,只要我看得进去的书,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读的最多的应该还是小说,毕竟小说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性,所以读起来还是让人更容易进入角色一些。

老舍先生说:“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化学不能代替心理学,物理学不能代替历史;同样的,别的任何书籍也都不能代替小说。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

不过书有好坏,小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能全读,需要学会分辨之后再阅读。很多的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们不仅仅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更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让阅读者通过思考学会了各种积极努力的精神。所以,读书要学会读懂里面的精髓。

热爱可慰岁月忙,生活再忙碌也不能忘记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去做。毕竟,人生如此短暂,不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又如何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呢?我的人生趣事,就是读书,多读书,与其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浪费时间一事无成,还不如让自己在书籍的世界里遨游,想想都惬意。

老舍先生说他有一个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其实这个毛病大多数人都有。如何解决呢?其实两个步骤就可以让自己读书求解了。第一个方法:随读随做笔记;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去记忆,更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考核,考核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到底有哪些心得。第二个方法:读一本文艺作品,或者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孤立的阅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凭借的是自己的喜恶,事实上这未必正确,容易形成自己的偏见,所以读书的时候要同一个作家的作品多读两本,或者找出对应的书籍一起阅读比较记忆。

如此看来,读书就是这么简单,多读、泛读、多思考就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啦。当然了,在《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这本书里,关于读书的方法还有一些,简单来说都是老舍先生整理出来的自己生活中的读书小常识,每个人阅读习惯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去阅读,才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