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最大的功臣邓禹,24岁就成了丞相

杨宣聊历史 2023-06-05 14:21:40

公元15年,一名长安的天才少年看到刘秀,惊讶地说他不是凡人,并成了他的死忠粉。过了几年,这位“神童”的名号传开了,许多地方的官员都想招揽他,但这位“神童”并不动心,他听闻刘秀掌管河北,便千里迢迢赶来,哪怕是做个仆从也心甘情愿。这位奇才便是邓禹了,邓禹,新野人,13岁游学长安,14岁便能将《诗经》背得滚瓜烂熟,因其博学多才,博闻强记,被誉为南阳第一奇才。不过这个天才少年,却是刘秀的脑残粉,当年刘秀还曾在太学中学习过,邓禹一看他,就觉得他绝非等闲之辈,便时常跟在刘秀身边。

几年之后,邓禹离开了长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才华横溢,被王莽、更始帝三番两次邀请为官,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后来听到刘秀要去河北,他立刻收拾行囊,千里迢迢来到了邯郸的邺县。当时刘秀刚到河北,人手和兵力都不多,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一个,邓禹的投靠,让他又惊又喜,又有些不解,他问:“我有权任命官员,你千里迢迢来,可是要做那个官?”邓禹回答:“不想当官”,刘秀问:“为什么?”邓禹说道:"我只希望明公的威德加于天下,我能尽心尽力,为明公立下汗马功劳,载入史册。"刘秀闻言大笑起来。

邓禹对刘秀还是很了解的,在他哥哥刘演死在更始皇手中后,刘秀就已经萌生了独立的想法,只不过那时候他的实力还很弱,对未来的局势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这个想法也就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邓禹的这番话,就像是诸葛亮的睿智,给刘秀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邓禹道:"虽然更始皇帝定都关中,但东方之地并未安定,青犊、赤眉之水,尚有数万条。他的部下,都是贪图钱财,更始皇帝好权,只图一时之快,身边没有忠心耿耿,明察大局的官员,也没有一个有眼光,有忠心,有能力,有魄力的官员。现在,已经有了分崩离析的迹象,天下大势,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明王有辅佐功,可更始帝,却没有平定天下的本事。明公现在的做法,就是广结英才,收拢人心,成就太祖大业,拯救苍生于危难之中。”

刘秀闻言大喜,当即任命邓禹为将,让他和自己一起商议大事。两年之后,河北被攻克,刘秀继位,刘秀册封邓禹为司徒。后来,邓禹随光武出征,一统天下,邓禹被誉为云台28大将之首,不过,邓禹的用兵之能主要体现在谋略上,不亚于开国皇帝之能张良。

0 阅读:32

杨宣聊历史

简介:坚持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