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地球正面临第六次大灭绝,这不是开玩笑,罪魁祸首或是人类

森罗万象视频 2023-09-26 18:27:03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地球历史上曾经历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事件都会使得大量的物种消失。比如距今6600万年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就使得当时的地球霸主非鸟恐龙完全毁灭。我们本以为这些灭绝事件离我们很远。

然而2020年,B B C发布了一篇名为“地球正面临第六次大灭绝”的文章,多个迹象表明科学家们这次可没开玩笑。

历史上的生物大灭绝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大约4.5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其主要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导致全球变冷进入冰河时期,海平面下降和氧气水平下降,破坏了原本的沿海生物圈。这次大灭绝导致了约85%的物种种灭绝,包括珊瑚、三叶虫等生物。

地球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发生在古生代泥盆纪晚期(约3.59亿年前至3.35亿年前)。泥盆纪大灭绝事件造成了大量物种的灭绝,但与其他大灭绝事件相比,其影响范围和程度较小。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约有19%的科和50%的属在泥盆纪大灭绝事件中消失。

尽管对泥盆纪大灭绝事件的确切原因还存在争议,但一些可能的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海洋缺氧、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了环境的剧烈改变,对当时的生物群造成了巨大压力和适应性挑战,最终导致了物种灭绝。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也是五次大灭绝中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它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原因是火山活动、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和海洋缺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次大灭绝造成了约96%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物种灭绝,包括海生爬行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次大灭绝也是唯一一次导致昆虫物种大面积消失的灭绝事件,当时昆虫是地球上的霸主,各种巨型昆虫肆虐各地,但在大灭绝事件之后,这些昆虫全都消失了。

大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原因可能与火山喷发、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和海洋缺氧有关。这次大灭绝导致了约70%的陆地物种和约50%的海洋物种灭绝,包括恐龙的祖先和海洋生物。其中许多大型鳄类,比如角鳄、波斯特鳄、灵鳄等鳄类灭绝,由此空出了许多生态位,使得恐龙逐渐崛起。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主要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陨石撞击、火山喷发、气候变化和海洋缺氧。这次大灭绝导致了约75%的物种灭绝,其中包括恐龙和其他许多陆地和海洋物种。

纵观历次大灭绝事件小行星撞击无法预测外,其他诸如火山爆发、冰河时期等都有预兆或者能观测到,然而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冰河时期,科学家们为什么说第六次大灭绝已经来临?

为什么说第六次大灭绝已经来临?

物种灭绝率的加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目前全球有数千种物种被列为濒危、易危或受威胁。物种灭绝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远远超过了过去几百万年的自然灭绝率。根据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每年有超过1万种物种消失,这是过去几百年来的100倍以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示,自1970年以来,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已经减少了60%。这种急剧的物种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什么让物种灭绝如此快速?答案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导致了广泛的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这对许多物种造成了威胁。森林的砍伐、湿地的填埋、草原的转化为农田以及城市化的扩张,都导致了物种失去栖息地和迁徙路线。这种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削弱了物种的存活能力和繁殖成功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每年大约有13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被砍伐,相当于每秒钟失去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这种广泛的森林破坏导致了众多物种失去了其唯一的栖息地。

此外,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随着气温的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许多物种面临生存和适应性挑战。冰川的消融导致栖息地的丧失,海洋的酸化威胁海洋生物,而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飓风则破坏物种的种群和生境。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全球变暖超过1.5摄氏度可能导致大规模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而过去一百年间,全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8摄氏度,这意味着灾难正在发生

事实上,由于海洋温度升高和海洋酸化,全球范围内的珊瑚礁正面临严重的白化现象。这导致了珊瑚的死亡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崩溃,对与之相关的物种如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也造成了巨大影响。

人类活动已经导致多种物种灭绝

有消息显示,人类文明自诞生开始,已经导致了83%的野生动物灭绝,其中渡渡鸟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渡渡鸟是毛里求斯岛上的特有物种,它们体型较大,约有1米长,长相奇特,头部有大而圆的嘴巴和小的翅膀。它们主要以水果、坚果和树叶为食,在岛上没有天敌,因此没有发展出逃跑的本能。

当欧洲人在17世纪初抵达毛里求斯岛时,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掠食性动物,如猪、狗和猫等。这些外来物种对渡渡鸟及其蛋和幼鸟造成了严重威胁,因为渡渡鸟对于这些新的掠食者没有适应能力。由于渡渡鸟肉质鲜美,引起了欧洲人和其他探险者的大规模捕猎。渡渡鸟是一种容易捕捉的鸟类,因为它们没有飞行能力,也没有逃跑的本能。因此捕猎活动导致渡渡鸟的数量急剧减少。

随着人类的定居和农业的发展,毛里求斯岛上的森林被砍伐,原有的渡渡鸟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栖息地丧失导致渡渡鸟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和繁殖地。除了引入的掠食性动物,人类还带来了其他物种,如鸽子和鸽子科的鸟类,它们与渡渡鸟竞争食物资源。这种竞争对于渡渡鸟的幸存和繁殖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渡渡鸟在17世纪中期灭绝。欧洲人最早对渡渡鸟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598年,而最后一次目击记录是在1681年。从它被发现到完全灭绝,前后不到100年。除此之外、美洲大陆的旅鸽、斯特拉大海牛、大象等生物,都是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物种,多个迹象表明地球或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期。

未来会如何发展?

根据当前的科学研究和模型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变暖。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导致了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的气温上升。这些排放继续增加,预计将继续推动气温上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如果不采取更多的减排措施,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本世纪末上升2°C至4°C以上。这将导致更频繁和严重的热浪、干旱和极端天气事件。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和极地冰层的融化,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预计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上升数十厘米至一米以上,威胁到沿海地区的人口和生态系统。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会增加,包括热浪、暴雨、飓风等。这些极端事件对人类社会、农业和生态系统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结语

目前地球或许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期。到目前为止,温室效应已经造成了许多灾难,比如各种超强台风和极端天气,若未来更加严重,人类真的还承受得住吗?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62

森罗万象视频

简介: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