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误会千年的思想学说,我敢说你绝对不知道原因

人生悟 2024-03-28 09:07:41

国漫一人之下中有一个势力被各方所排斥,他就是 全性,全性之名来自于杨朱的思想学说,其中一部分过于理想和激进,又过于真实就导致这派思想被各种抹黑,曲解。来和我一起探寻这其中的奥妙吧。

我们都知道古代封建王朝阶级分明,并且有能力的人都会去追求一种状态“长生久视”帝王更甚,杨朱说: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臭腐消灭,是所同也。人嘛有生便会有死,出生时可能会有聪慧 愚笨,贫贱 富贵之别,但死后都是一具白骨听起来好像有些消极以及厌世,不管你是一代明君还是一介贫民,死后大家都是尸体没有什么分别,所以做好生前的事情,死了啥也管不了。因为在杨朱看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长生久视”万事万物,都会被时间吹散,慢慢消逝在空中化作虚无,生命并不能通过所谓的珍视就能长寿,身体也不是爱惜就一定能健康,并且杨朱还说:且久生奚为五情好恶,古犹今也;四体安危,古犹今也;世事苦乐,古犹今也;变易治乱,古犹今也。什么意思呢?是指从古至今,世事让人喜怒哀乐,社会动荡,都是一样的,这是人类在发展前行所必然发生的规律,

人呐当你这一辈子好好生活,在人世间走一遭,听过,见过时你还需要什么长生呢?那么如何才算算好好生活呢?杨朱还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与生。己身之最贵重莫过生命,生难遇而死易及。我们为人一世不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珍惜这短促的一生,要乐生,不要让“我”受到伤害,这里也对应了之前说过的“一毛不拔”的理论,我们之前就说了杨朱学说的主旨便是为我,贵生而不损他,绝非简单的反对道德绑架而已,要做到这些需要个人拥有极高的道德标准,而上一篇也提过杨朱与老子交谈过,并深受老子的影响,杨朱的观点便源自老子所说的“无为”,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做好自己该做之事不要过度的干预,打扰别人,这里是不是也对应了之前杨朱的理论,工人有工人该做的事,教师有教师该做的事,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不拔天下人一毛,不取天下人一毫。而如何才能算是不负为人好好活一世呢?杨朱的观点是: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生者不屡,善逸身者不殖。大概说的就是,人不能太贫也不能太富,太贫了会损生,太富了会累生。人呐应该自由 畅快的活在天地之间,既不安贫乐道,也不过度享乐,这里直接对应了杨朱学派的主旨——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丰屋美服 厚味姣色,即然决定养生那便享用,但是满足自己生命所需便够了,贪得无厌只会适得其反,为外物而伤其生,聚物而累其形。到这我们会发现,杨朱所有的观点都是以人为本的,就算现在看来也过于理想化,但是我们都说过,做人要自爱,能首先要爱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爱别人。那么如何好好的养生呢?杨朱的观点是——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简单来说就是不要透支对生活的体验而失去人生的乐趣,比如现在的信息时代,我们动动手指敲击键盘很轻易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就容易会对眼前的景物嗤之以鼻。所以图一乐就好,当我们随时随地就能轻易获得快乐时,我们便很难真的对快乐。杨朱还说: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馀荣。不羡寿 不羡位 不羡货。乃可以不畏贵 不畏人 不畏威 不畏利。保持 顺应自然之性,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不要被别人当枪使,也不要被自己当枪使,要懂的节制,不要沦为自己欲望的奴隶。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些都人寥寥无几,而正是这学说中的思想太过深奥,思想觉悟不高的人一但走入,很容易便误入歧途,并且其学说中的观点太过真实,导致被扣上所谓“自私自利”的帽子,如同鲁迅先生所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看了半夜才从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而杨朱的观点彻底撕开了古代封建社会的遮羞布,对准了当时吃人不吐骨头的封建制度狠狠予以痛击,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他被抹黑了这么多年。

0 阅读:39

人生悟

简介: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喜欢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