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存心惩戒妙玉,刘姥姥看戏不嫌事大,添油加醋让妙玉失去风度

念桃说历史 2024-02-25 12:51:18

要说起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那定然是成书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了,放眼整个小说界,此四者都是擎天柱一般的存在,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四部经典长远流传乃至驰名中外,但都不及红楼梦有研究和欣赏价值,所以它才是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又称为石头记,后来也被人们加上了“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称号,是因为书中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大到社会的制度,礼节,小到服饰,家居和药理知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通过贾府的兴衰变化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封建家族起落。

其中所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十分饱满,所发生的故事也是跌宕起伏,让人们有读下去的兴趣,贾母作为贾府之中的最高掌权者,本应胸怀宽广,但却存心惩戒妙玉,刘姥姥本就是个外人,却不断添油加醋,让妙玉失去风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贾母与刘姥姥

但凡是小说,都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红楼梦也不例外,它的主旨是讲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暗线是故事背景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以及金陵十二钗的人生悲剧走向,简言之,宝黛钗等人是主角,其余大都是配角。

从红楼梦这个完整庞大的故事体系中看,众多的配角是必然的,每一个配角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刘姥姥就是其中的一位,单从故事之中看,刘姥姥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其实不然,刘姥姥到荣国府虽是攀亲,但三次前来让她看到了贾府的兴衰。

并且在第二次进荣国府的时候刻意滑稽自己以取悦别人,和当时的贾母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贾母,乃是贾政和贾赦的母亲,也是贾府之中的最高掌权者,刘姥姥和她的年龄接近,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法。

贾母就是贾府之中的老佛爷,因为丈夫亡故,所以贾府中事情基本都是贾母做主,就连她的丫鬟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趾高气昂,最初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贾母就直接表示几个孩子可以不用去学堂了。

要知道,贾政对贾宝玉的不学无术十分头疼,几乎要用藤条逼着他去上学,但贾母的一句话却让他不敢多说,只能默认,再者就是王熙凤,故事的一开始就交代过,贾府这座大厦外表这华丽的样子虽然放在那里,但里面已经开始烂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贾府已经快要入不敷出了,当下开源节流是最主要的手段,早在元宵灯会的时候,身为贾府大管家之一的王熙凤就已经意识到了贾府的问题,并且在地皮租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良措施,在日常支出方面尽可能减少。

这些举措无疑是正确的,即使不能彻底改变贾府衰落的迹象,也可以有效减缓其衰落的时间,但最终未能实施。就是因为贾母,在元宵节之后,贾母的大寿到来,本就奢侈的贾府再一次兴师动众,为其举办了一场辉煌空前的寿宴。

此后贾府的奢靡依旧不曾停止,为了贾元春省亲所修建的大观园更是奢华到了极点,让一个久居皇宫的正牌娘娘都为之感叹的存在,其奢华程度可想而知。

因为贾母对贾宝玉的放纵,导致其顽劣不堪,不学无术,根本就不像是一个能撑得起贾府未来的接班人,即使是贾元春亲自指导,环境中的仙子亲自引导,都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没能改变贾府的最终灭亡,这与贾母的溺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次是在一些制度实施方面,因为贾母的干预,一些原本对家族有利的举措并没有付诸实践,贾政,王熙凤等人有心无力,实则是不敢挑战贾母的权威,所以说,贾府之中,贾母疼爱一个人,他就可以肆无忌惮,但贾母要是刁难一个人,她就会无所适从。

妙玉其人及矛盾发生

从红楼梦之中不难看出,二位主角都是名中带“玉”,此外,在这十二钗之中,还有一位名中有玉的人,她就是“妙玉”。原著中对她的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将她的性格和形象展现地淋漓尽致。

从描述中看,妙玉是一个带发修行之人,并且和林黛玉的经历有些类似,据林黛玉所说,自己从吃饭开始就吃药,在整个故事之中呈现出一种病态,妙玉也是如此,曹雪芹笔下的妙玉乃是苏州宦官家庭的千金小姐,其背景甚至有可能不弱于贾府。

这一点从妙玉在贾府中的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出,她原本可以拥有更优越的生活条件,但因为自幼体弱多病,又一时没有寻求到解决之法,所以才通过遁入空门的方式消灾解难,后来家庭又发生变故,亲人先后亡故,妙玉身边就只剩下两个随从照顾的人。

仅从这两个下人,就可以看出妙玉身份的不一般,再从其生活状态来看,用高贵两个字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因为她即使家庭经历了变故,却依然难改奢华,一次贾宝玉和妙玉喝茶,只说玩笑话称妙玉的杯子是个俗器,就立刻引来了对方的冷嘲热讽。

妙玉丝毫不留情面,直言“哪怕是你们整个家,也找不出这么个俗器。”,甚至在妙玉所使用的盘子上,还出现了龙的图样,要知道,这种图画在当时是不敢随便使用的,即使是皇亲国戚也必须有分寸,但妙玉却可以如此,这表示即使是家道中落的妙玉,吃穿用度也要超过贾府。

这种身世的不俗让妙玉拥有自己的骄傲,对于贾母这样的存在,包括王熙凤在内都得上前去迎合,按照贾母的意思办事,丝毫不敢忤逆,但妙玉不同,即使是贾母,她也只是敬重,从来不因为讨好让自己变得卑微。

与其说是妙玉的性格,倒不如说是其背后的身份使然,当时妙玉在进入贾府的时候是被一位嬷嬷带着,还没等她介绍完,王夫人就直接将其请进了大观园,并且是跟随诸多高僧一起,并且在进入贾府之后,并没有被当丫鬟对待,而是和林黛玉等贾府亲属打成一片。

就连贾府的少爷贾宝玉,也亲下请帖请她去生日宴,足见此人的不一般,那么妙玉和贾母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品茶的火花

事情发生在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来到妙玉所在的尼姑庵品茶,虽然妙玉平常不主动迎合贾母,但现在老夫人亲临,她好歹要出去接待,所以出去迎接,因为此处是菩萨所在,所以贾母并没有要求妙玉拿来酒肉什么的,而是让她将好茶拿上来。

妙玉自然遵从,但贾母的故意刁难,也就从这时候开始了,当妙玉端来茶的时候,贾母只是稍稍一看,并未品尝,就说自己不吃六安茶,妙玉在听了之后直接接话,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其实她的这种说话方式就注定了后来的连续事件。

自以为猜到了贾母的想法,实则是让对方丢了面子,所以贾母在接到妙玉的茶之后依然没有喝,问她这是什么水?妙玉回答说是旧年的雨水,其实妙玉在这也没有说实话,当初给贾母献完茶之后,拉着贾宝玉和林黛玉去后面再次品尝了那茶水。

当贾宝玉提出是否还是去年的雨水时遭到了妙玉的讥讽,称这是自己五年前在另一处尼姑庵的时候采得梅花上的雪水,言下之意就是贾母和他们一样,也没有能真正品尝出其中的味道,这里的妙玉已经有些恃才傲物了。

当然贾母自然是技高一筹,她或许已经清楚了妙玉在茶水方面的弯弯绕,但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他决定用另外一种方式对她进行惩罚,在明知妙玉高洁的情况下,将她倒来的茶水全都给了刘姥姥,还笑着说“你尝尝这个茶”。

很明显就是故意为之,刘姥姥只是第二次来大观园,她只是将此事当成热闹来看,并不知俩人的针锋相对,所以就直接将茶水喝了,喝完还直言“茶水太淡了,要是再熬浓一些就好了”。

要知道,妙玉这样身份和背景的人,对泡茶的器具,火候,甚至是喝法都是十分讲究的,对贾母的尊敬是应该的,但先是挑茶,后又不满意水,妙玉虽有不满,但没有说出来,只是后来刘姥姥不但端起杯子狂饮,还直言她的茶泡的不好,这就足以让妙玉生气。

但这种生气的表现或许就是贾母想看到的样子,在刘姥姥喝完茶之后贾母带着众人大笑起来,一时不知道是嘲笑刘姥姥的憨态可掬,还是笑妙玉获得了应有的教训,总之,刘姥姥的举动在妙玉眼中完全就是添油加醋,故意为之。

即使是妙玉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背景,在贾府之中也会被教训,甚至她还不能出言反抗,只能在愠怒之后选择忍受,真正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0 阅读:95
评论列表
  • 2024-02-26 16:38

    妙玉:我是世外高人,仙风道骨般的存在。 贾母:拉倒吧,你就是个破落户子弟,借居我家的,不想着奉承我,还摆这些臭架子,看我怎样调理调理你[得瑟]

  • 2024-02-27 07:54

    [吐舌头咯]

念桃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