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亲子关系极简史》,让你明白谁是家里的“大小王”!

马叔喜欢读英文 2024-05-23 03:32:07

看标题你可能会以为我在推荐一本书,其实并没有《亲子关系极简史》这么一本书,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人类不同时期亲子关系的演变。

亲子关系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组成单位。总体上来说,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也从“狩猎采集”过渡到“农业文明”,然后到现在的“工业文明”。亲子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组成单位,自然而然会因为这些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我认为通过了解这个演变的过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定位亲子关系。

01 远古时期 - 母系社会:有母无父

在远古时期,我们普遍认为那时人类处于母系社会。这里的母系社会并不是和我们现在的父系社会对立的,也就是说,在母系社会,女性并不是世俗权力的拥有者。母系社会也就是古文献所讲的“民知其母,不知其父”阶段,通俗地说,就是男性走婚制度。

那时候并不存在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女性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当中,男性在走进女性家庭并与之交配产生子代之后便会离开,所生的孩子是由母亲和舅舅抚养长大的。所以这时候孩子生活中并没有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共同生活,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在这个时代讨论亲子关系意义并不大,因为那时候人类过着动物式的生活,一切生活目标以存活为主,并没有太多我们现代所谓的生活意义。在这个阶段,亲子关系强调的是相互合作,让自己的小家庭能够更长久的生存下去。

02 古代 - 父系社会:父慈子孝

当人类从“狩猎采集”过渡到“农业文明”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也从“母系社会”过渡到了“父系社会”。这样的一个过渡属于是自然选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男性在家庭中从舅舅的身份过渡到了父亲的身份,从养育自己姊妹的孩子过渡到了养育自己的孩子,因此,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在这个时候,我们现代社会所描述的亲子关系也就正式存在了。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在此社会阶段,因为人类生产效率比较低下,很多时候都在与生存作斗争。由于男性身体因素占据了生产优势,因此,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就相对较高,而且很多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父亲的权威是独一无二,不容置疑的。一个家庭的生活条件搞的好不好,责任也全在父亲身上。作为父亲,他不仅需要外出劳作为家庭谋取生存,同时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我们常说的“子不教,父之过”便是在这个时代逐渐形成的。在此阶段,亲子关系关系的理想模式是“父慈子孝”。只有“父慈子孝”了,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会和谐。社会和谐了,大家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03 近现代 - 人权社会:人人平等

当我们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物质基础得到极大的丰富,思想也得到解放。这时候,社会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有能力制定相关法律保障妇女儿童的生存权,因此父亲的地位也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我们是人权社会,强调个人的生存权力,追求人人平等。

在此阶段,亲子关系演变成“人人平等”,家庭中没有谁对谁产生支配地位。父母和孩子之所以成为一个家庭,也只是因为生物学上的关系而已。夫妻随时可以离婚,子女成年后也会随时离开家庭。

看完《亲子关系极简史》,你觉得你们家是处于哪个时代呢?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自己的看法。

「在看」+「转发」愿你我都能做更优秀的父母,遇见世间的美好。♥

0 阅读:8

马叔喜欢读英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