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李隆基选择了安禄山3

吕公评历史 2023-02-27 07:19:01

公元739年六月,安禄山的恩人——张守珪因为部下谎报战功的事被人揭发,惹得李隆基勃然大怒,被贬到了括州(浙江丽水)当刺史,不久就郁郁而终。 不过,尽管养父倒了霉,但安禄山的仕途却并没有受到影响。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会拍马屁,遇到谁都能吃香。他和新来的节度使依然处得非常好。 

 公元740年,他被提拔为平卢军兵马使,从而正式迈入了高级将领的序列。 不过安禄山对此并不满足。 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他也有充足的信心。 因为,他自认为已经找到了升官的诀窍:在官场上,能力只能做参考,关系才是最重要!要想再进一步,就必须找到新的更大的靠山!机会很快就来了。 就在他当上兵马使后的第二年,御史中丞张利贞奉皇帝的命令担任河北道采防使,带团前来幽州巡视考察。  

安禄山对张利贞态度极其殷勤,接待极其周到,除了好听的话语、好笑的段子、好吃的酒菜、好看的女人,还送了好多的金银珠宝,无一处不妥贴;除了张利贞本人,随行人员无论是伙夫还是马夫个个都有份,无一人不满意。 这一切,让张利贞等人无比受用。 

回到京城后,他和巡视组的各个成员都争先恐后地在皇帝李隆基面前盛赞安禄山的才能和忠诚。 这个说他“力拔山兮气盖世”,那个说他“仿佛关云长转世”;这个说他“威名远扬让契丹小儿都不敢夜啼”,那个说他“新婚之夜抄皇帝语录不顾新娘哭哭啼啼”…… 凭借着使臣们的一致好评,安禄山给李隆基留下了极佳的印象——一个将领,得到一个人的一次表扬不难,难的是得到各种人在各种场合下的各种表扬!什么叫众望所归?这就是!这样的人,当然要重用。很快,安禄山就被加封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  

公元742年,李隆基对大唐帝国的边境防务进行了一番调整,在全国设立了十大方镇,分别为:安西(治所今新疆库车)、北庭(治所今新疆吉木萨尔)、河西(治所今甘肃武威)、朔方(治所今宁夏灵武)、河东(治所今山西太原)、范阳(治所今北京)、平卢(治所今辽宁朝阳)、陇右(治所今青海乐都)、剑南(治所今四川成都)九大节度使以及岭南五府经略使(治所今广州)。  这里边,平卢是李隆基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而从原来的幽州分出来新设立的。  首任平卢节度使的人选,李隆基选择了安禄山。  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任命,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安禄山骁勇善战,又忠心耿耿——这一点是得到很多使臣公认的;  其次,他是土生土长的营州杂胡,精通各种蕃语,熟悉当地形势,有利于安抚东北各少数民族;  再者,他出身卑微,没有强大的部落势力,只能依附于朝廷,无举族叛唐之虞;  除此以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李隆基认为:安禄山之前曾犯有死罪,是皇帝亲自赦免了他,对他有再生之德!  就这样,从军刚满10年的安禄山一步登天,成为了手握重兵、镇抚一方的封疆大吏!  这一年,他正好40岁。  第二年初,安禄山又获得了进京觐见皇上的机会。  这是他第二次来到长安。  但此时的情况和七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那一次,他的身份是死到临头的囚犯;而这一次,他是风头正劲的重臣!  他决心利用这次宝贵的机会好好表现自己。

  NO.5  在朝堂上,安禄山先是作了一番精心准备的汇报:在以皇帝陛下为核心的大唐导领之下,。。。。  李隆基对他的发言非常满意,频频点头。  见前面的铺垫效果不错,安禄山决定乘胜追击,又拍出了一颗氨气含量爆表的超级大马屁:去年秋天,平卢地区闹了虫灾,飞虫铺天盖地,大肆吞食禾苗,臣焚香祈祷,对上天说“如果认为臣心术不正,事君不忠,就让虫子吃掉我的心;如果认为臣行得正站得直,事主竭诚,就让虫子自行消失吧。”话刚说完,天上就飞来无数大鸟,不到一泡尿的功夫就把这些虫子全都吃光了!陛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祥瑞啊,请务必让史官载入史册!  

这一席话,说得李隆基龙颜大悦:这真乃我大唐之福啊!  安禄山连忙磕头:陛下圣明,鸟生鱼汤!  李隆基被他逗得连脚趾头都忍不住想笑。  他当即命史官详细记录此事,同时又给安禄山加官进爵——加封其为骠骑大将军。  按理说,安禄山编造的这个故事比较荒谬,为什么李隆基偏偏就相信了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就像“喝水就能跑”的水燃料汽车,正好迎合了某些地方官僚盲目追求政绩以至失去理智的心理一样,安禄山的话也正好迎合了李隆基盲目狂妄自大以至失去理智的心理。  

此时李隆基已经当了整整30年的皇帝了。  这些年来,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多位贤相,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积极措施,经过多年来的励精图治,唐朝内部欣欣向荣,外战捷报频传,经济空前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口大幅度增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由于当时的年号是开元(713年—741年),故史称开元之治。  对于开元年间的盛况,诗圣杜甫在他的诗中作了详细的描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有人认为,开元盛世不仅是整个唐代的巅峰,更是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巅峰!惜秦皇汉武,略输经济;魏武隋文,稍逊武功;唐尧虞舜,国土只有一丢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舍朕其谁!这样的成就,让李隆基无比骄傲,无比自满。多年来在治国上孜孜以求的目标已经圆满实现了,接下来自己该追求点什么呢?他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毕竟,他已经年近花甲,眼睛看东西都已经这样了:如果你看不明白这段言舌,言兑日月人尔白勺目艮目青老花……在他看来,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歇歇了,也该好好享受享受自己创造的成果了。这一点,从他的新年号中就可以看出来。  

公元742年,有人宣称在函谷关旁发现了玄元皇帝(即老子,唐朝皇帝奉其为始祖,追封为玄元皇帝)留下的宝符,李隆基极为高兴,特意将年号改为了“天宝”。当初是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开元”——开拓新纪元,而现在则是充斥着“坐享其成”气息的“天宝”——天上掉馅饼,不,天上掉宝物!  由此可见,晚年李隆基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0 阅读:13

吕公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