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给你来点解读 2024-02-07 08:02:57
前言

清朝乾隆时期,和珅是一位权倾朝野的大臣,也是一位贪污成风的奸臣。他在朝中掌管了多项重要职务,为乾隆处理了许多国家大事,也为自己积累了巨额财富。

乾隆在位期间,是和珅的官场最为风光的时候。乾隆88岁临终前,他特意叮嘱嘉庆,不要杀和珅,以免损害国家利益。

嘉庆却不听父命,登基后不久就下令处死了和珅,并没收了他的家产。这一举动虽然得到了民间的称赞,但也给清朝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了隐患。

十五年后,嘉庆才后悔自己的决定,明白了乾隆的深意。

风度翩翩,博学多识

以往的影视剧中为了凸显和珅的圆滑奸诈,大都是一些十分滑稽的形象,但真实的历史上的和珅,完全是一副翩翩风度的贵公子样。

不仅长得帅,而且还博学多识。

根据历史记载,和珅的家世十分优越,祖父和父亲都是八旗汉军的高级官员。

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也涉猎了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

后来,和珅能够在朝中一步步升迁,最终成为了乾隆的心腹大臣,也不乏有其文采和才华的作用。

而且和珅还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因此,刑部尚书冯英廉看上了二十岁的和珅,便想要提拔他一下,将自己的孙女冯氏嫁给了他。

不得不说,和珅很擅长借势上位。有了冯英廉做靠山,他先是顺利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能够接触到乾隆;又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让乾隆注意到了自己。

这个时候的乾隆已经64岁了,而和珅才25岁。

乾隆喜欢一切美的事物,25岁的和珅谈吐风雅、精明强干、长得还十分帅气,让乾隆印象深刻。

乾隆三十八年,和珅接替了去世的张廷玉,成为了管库大臣,负责监督全国的布库。

布库是清朝的国库之一,储存了各地的税收和贡品,其中以布匹为主。和珅在这个职位上,展现了他的财经才能,他不仅精通账目,还懂得投资理财。

他利用布库的资金,进行了一系列的商业活动,如购买土地,开发矿山,建造船只,经营茶叶,等等。

他的这些行为虽然有违朝规,但也为国家增加了不少收入。他对布库的管理也十分严谨,他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了布库的运作,提高了布库的效率,使得布库的存量大幅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和珅管理有方,赢得了乾隆的信任和赞赏。

自此,和珅平步青云。

那么乾隆有多宠爱和珅呢?

乾隆晚年的时候,曾经将自己最宠爱的和孝公主下嫁给了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

其实乾隆早已知道嘉庆和和珅不合,于是选择下嫁公主给和珅家,就是为了能在有朝一日保住和珅。

不得不说,和孝公主这张牌还是有些作用的。最起码按照和珅的罪名应该被凌迟处死,但最终嘉庆让他自尽。

还有和珅死后,丰绅殷德也因和孝公主保全了性命。

而且,如果按照清朝的婚姻传统,大多数的公主是要和蒙古联姻的。

和孝公主能够嫁给丰绅殷德,也就能够留在京城,全了乾隆对女儿的一片爱心。

乾隆都为和珅做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是处处为和珅着想,这其中有何原因呢?

其一,和珅十分擅长察言观色,他懂得乾隆的心思。

乾隆在位的六十年间,曾经多次下江南。

有一次,乾隆回忆起了江南的美景和都市。和珅听在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他便建议乾隆可以再下一次江南。但乾隆摇了摇头:“朕担心南北之间路途遥远,不便于控制朝政,而且怕引起民间的不满和反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和珅却“宽慰”道:“皇上,您此前多次下江南,百姓还将您敬仰为圣君,而且您去江南是去考察地方的风土人情,体会民间的疾苦,百姓会感激您的。而且大清国库充足,仅仅是巡游,哪里会花许多银子。”

和珅的话说到了乾隆的心里,他随即下诏,令相关人员准备南巡所需的设施。

为了迎合帝心,和珅下令各府进献资金,因此,乾隆的南巡准备竟未花费国库一分钱。

乾隆看到和珅的办事能力和效率,感到很满意。

其二,和珅的才能很高。

和珅能位居乾隆朝的权臣之首,他的才干和地位,可以说是超一流的。

和珅从乾隆四十五年开始,就跟随在乾隆皇帝的身边,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决策和行动,为乾隆皇帝分忧解难。

和珅的优势之一,就是他的语言能力,他精通四种语言,使得他成为乾隆皇帝处理西南、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得力助手。

他能够与各地的土司,喇嘛,王公,等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维护了清朝的统治和威望,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交流。

其三,和珅只对乾隆忠心。

即使大清已经换了新君,乾隆做了太上皇,和珅也只对乾隆忠心耿耿。

乾隆退位后,身体常常不舒服,和珅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他时刻关注乾隆的身体和心情,为乾隆提供各种方便和舒适。

他甚至连乾隆的咳唾都不假于人手,每当乾隆咳嗽或吐痰时,他就立刻拿出溺器,让乾隆吐在里面。

这时候的和珅并不是以前的侍卫,而是身兼多职的权臣,他处在这等高位上,也能够对乾隆十分忠心,可以说是很难得了。

嘉庆后悔

但和珅的这种奸臣行为,在嘉庆看来十分不顺眼。

先不说他的贪腐和弄权朝堂了,只是在嘉庆继位、乾隆做太上皇的时候,和珅还帮着乾隆掌握实际权利,削弱了嘉庆的权力和地位。

皇权之下无父子,更不要说一个臣子了,而且政治斗争向来是十分激烈的,因此嘉庆如此恨和珅也称得上是一个理由。

所以乾隆一死,嘉庆便也顾不得乾隆的遗言,要他放过和珅了。

嘉庆迫不及待地赐死和珅,查抄和珅家产。

而查处出来的这些财产,竟然是清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这下嘉庆感到一片清明,国库有钱了!他也可以大展身手了。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嘉庆发现,处死和珅后,钱是暂时有了。但很快清朝就陷入了财政危机,朝政开始出现弊端。

他发现,手底下没有一个能够干实事的臣子,他们大多阳奉阴违,虽然和珅是个贪官,但他真的有能力啊!

嘉庆在位的这些年,过的是焦躁不安,他开始明白了乾隆的良苦用心。

即使和珅贪腐,但同时他也是个了解国情有能力去干实事的人,只要平衡好权力,和珅还是能够加以重用的。

但嘉庆再后悔也没有用了,此时的和珅早已化成一抔土了。

1 阅读:217

给你来点解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