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为何不配合德国东西夹击苏联,反而去攻打美国呢?

宝影说军事 2023-06-10 05:05:07

在二战爆发时轴心国看似是同盟,其实不然。对于德国和日本来说,两国虽然号称是盟友,但其实各自都有各自的小算盘,都时优先自己的利益考量,所以有很多事情根本不跟对方商量。

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并没有配合德国从东部袭击苏联,而是一股脑得对美国宣战。

日本对美国宣战,这也让德国十分恼火,看不出原由。

在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运用闪电战,致使苏联在短时间内丧失了三分之一的领土。

可斯大林源源不断地从远东地区调集兵力,西线战事对于德军来说是越来越吃紧。

苏联国土面积世界第一,即使丧失了三分之一的领土后,并没有伤到元气。

苏联的远东地区,兵工厂也在夜以继日的加大生产,坦克炮弹源源不断的运往西线。这对德国来说是不利的。

德国的闪电战虽然强大,但是消耗也是极大的,时间越长国家承担的负担也就越大。

因此,消灭苏联远东地区的力量也被提上了日程。

这样一来,这个重担自然也就落到了日本的身上了。日本在占领我国东北地区后,和苏联十分临近,攻打苏联自然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因此德国也迫切希望日本尽早攻打苏联,从而减轻自己西线的压力。

这压力也来到了日本,对于攻打苏联日本一直都是逃避的态度。

首先,日本自身实力与苏联作比较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了,即使日本可以和苏联碰一碰,但是日军的大部分主力都在中国关内,实在是难以调拨。

而另一方面就是紧缺的战略物资石油。苏联极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约224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美国+日本之和还大。

苏联在西伯利亚东西方向纵深几千公里,这样一来日本可不能依靠步兵作战吧,而战车和坦克需要油料,这些油从哪里出?

在中国东北的大庆油田勘探出来之前,整个东北地区都属于严重的“贫油”地区,如果日军全力北上的话,拿什么支撑经年累月的损耗?

资源始终是困扰日军的主要因素,即使在中国战场上接连取胜,但是日本自身的消耗也不轻呀。到了抗战中后期,日军也很难再发起大规模的作战。

其实在一开始日军袭击珍珠港时,也就没有赢得打算。

日军打美国目的就是在一开始重创美军,使美军暂时失去对太平洋的控制。

在这段时间,日军也顺势占领东南亚,获得重要的战略资源。

显然苏联和美国之间,日本选择的后者。

这样一来,苏联也就不用太顾忌大后方的安全,从而可以更加专心的对付德军。

日军没想到的是美军的恢复如此之快,在珍珠港事件第二天,美国就宣布加入战争了。

在短时间内,就给予日军重创。日军被迫与美军开辟了太平洋战场。

希特勒知道日军袭击珍珠港后也是暴跳如雷,但是战争已经开始了,这样一来德军被迫同时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开战了。

0 阅读:0

宝影说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