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牙晚是因为缺钙吗?听听儿牙医生的看法

汕头口腔中心 2024-05-14 17:30:34

儿童齿科的医生经常会被家长问到这些问题,“别人家的宝宝都长牙了,我家的还没长,是不是因为缺钙?需不需要补钙?”

我们就这个问题咨询了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儿童齿科副主任吴曼霞,今天就来给大家做个详细的解答!

首先该如何判定“孩子长牙晚”?

一般情况下,健康的宝宝在出生6个月左右就会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2岁左右出满20颗乳牙。当然,每个宝宝存在个体差异,萌出时间、顺序以及出齐时间也有所不同。可是,一旦超过13月龄仍没有长出第一颗乳牙,就属于“长牙晚”的情况,临床上称为乳牙萌出延迟或乳牙迟萌。这个时候建议家长带宝宝看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孩子“长牙晚”与哪些因素有关?

萌牙延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疾病因素、营养因素等。

1、遗传因素

一些学者认为,乳牙不萌出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控制,有家族性遗传倾向。爸爸妈妈如果有一方存在出牙过晚,宝宝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2、全身疾病因素

全口或多数乳牙萌出过迟或萌出困难多与全身疾病有关,比如佝偻病、良性脆骨症、颅锁骨发育不全、生长激素缺乏症、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等都会影响到乳牙的发育,进而影响乳牙的萌出。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往往还会伴有身体其它方面的异常表现。

3、营养因素

乳牙的发育主要是在胎儿时期,其萌出受到了妈妈孕期时健康状况的影响,如果孕期妈妈存在营养不良或者某些疾病时,也会对宝宝的长牙造成影响;还有研究认为,早产及出生体重过轻的婴儿乳牙初萌时间,相比于足月儿会明显廷后。

4、咀嚼刺激因素

有效的牙龈刺激能够促进宝宝牙齿的萌出,如果长时间的精细化喂养,就可能导致牙龈刺激不足,咀嚼训练欠佳,使得宝宝长牙晚。

5、其它因素

包括多生牙、含牙囊肿、药物、种族差异、地区差异、男女发育差异等。

吴主任表示,如果孩子不仅表现为出牙迟缓,且有囟门闭合迟缓、头发稀少、出汗多、爱哭闹等症状,则可能是母亲妊娠期缺钙,导致新生儿低钙,出现先天性佝偻病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钙制剂和鱼肝。但在没有相关症状,以及未就诊确认病因前,不建议擅自给孩子服用大量的维生素 D、鱼肝油和钙片,这样很容易引起过量甚至中毒。

孩子“长牙晚”,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孩子饮食要多样化,保证一定量的鱼、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

其次,锻炼孩子的咀嚼功能,可适当给宝宝吃一些较硬的食物以及含纤维多的食物,以刺激牙龈,促进牙齿的萌出及颌骨的发育。

再者,带孩子看儿童牙医,检查看长牙晚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适合的措施。特别是宝宝除了长牙晚同时伴有身体其它方面的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全身疾病的因素。

如果确定宝宝一切都很健康,那么家长无需焦虑,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参考文献

[1]张琨,田霞,王春玲. 乳牙迟萌的研究进展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25): 76-78.

0 阅读:17

汕头口腔中心

简介:发布汕头口腔新闻、健康资讯口腔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