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爱说这几句话时,一定要制止,不然会把孩子养废

银花聊育儿 2024-04-03 05:41:47

周末,朋友一家人都在家里,孩子在专心地搭积木,婆婆一会儿问孩子喝不喝水,一会儿又问孩子要不去吃水果,孩子可能太专注玩积木了,没理他奶奶。

然后她对象不愿意了,啪啪给了孩子两巴掌,说孩子没规矩,奶奶喊了他几次都不知道回应,孩子被打哭了。

朋友面对孩子爸爸的行为,非常生气,夫妻两个就呛了几句。

可没想到婆婆也加入了,列举了自己带孩子的辛苦,朋友的不体谅、不感恩,表示要回老家,不愿再受这窝囊气了。

朋友也是非常委屈,

“你说这能怪孩子吗?孩子渴了、饿了他自己能不知道吗?婆婆老是过来一遍又一遍地问什么呢?”

很多年轻人有了孩子后,都是家里的老人在帮忙带娃。

三代同堂,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难免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如果是姥姥带娃,母女连心,即使平时育儿观念出现了分歧,宝妈跟自己亲妈沟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姥姥养大了宝妈,育儿观念跟宝妈更能协调和统一。

可如果是婆婆带娃,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思维观念不同,育儿观念的差异,宝妈和婆婆之间更容易有摩擦。

有时为了家庭和睦,宝妈会忍着不说。

可如果沟通不到位,再加上有一个不会来事的“猪队友”,就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

因此,与婆婆沟通就需要一点智慧,小事上不要太计较,要掌握一个分寸感,最起码不要产生矛盾。

但是涉及到一些原则性问题,宝妈也千万别抹不开面子, 该沟通的时候还是要沟通,当老人,尤其是婆婆带娃爱说这几句话时,宝妈一定要留意。

1.多吃点,多穿点

老人带孩子,总是怕孩子吃得不够饱,穿得不够暖。

他们常说“孩子正长身体呢,得多吃点”“着凉了会生病,得多穿点。”

这可能是因为老人自己童年太贫困,缺衣少食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太爱孙子孙女了,所以用这种方式表达。

在他们的思维里:

宝宝长得胖乎乎的,才是会带孩子的表现,看着宝宝身上的肉肉,才能让他们感到满足感。

孩子感冒生病了,是因为“冻着”了,所以让孩子多穿点,能让他们感到安心。

他们哪里知道,过量进食将孩子的胃撑大,反而容易积食,造成小儿肥胖;

穿得过多,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皮肤血管扩张,衣服浸湿不及时擦干,反而更容易“着凉”感冒。

因此,吃得过多,穿得过暖,反而更容易影响孩子的健康,导致孩子生病。

2.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带孩子其实是蛮辛苦的,尤其是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和主见时,老人的体力有限,总希望孩子能够乖一点、听话一点。

可老人威严不够,很多老人往往会采用威胁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约束。

“你再哭,你妈就不要你了”,“你再不睡觉,一会儿大灰狼就把你叼走了。”

……

这样威胁的话大人脱口而出,可能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会有一点效果,能让孩子乖乖就范。

但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性,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焦虑、害怕,产生恐惧,对他的人产生不信任感。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而长期在威胁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胆小自卑,患得患失。

3.别告诉你妈,你妈说的不对

有的老人性格比较强势,带孩子时会不知不觉就把自己代入了核心角色,产生了“护犊子”心理,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满足孩子,不允许除自己以外的人批评孩子。

宝妈不允许的事,老人偷偷允许,“别告诉你妈妈”,

宝妈教育孩子,老人会护着孩子,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会告诉孩子:“你妈说的不对”。

可孩子还分不清好坏啊,这会让孩子认为只要有奶奶在,妈妈就管不了我,只要妈妈管我,就是不对的,我就可以不听。

孩子到了1岁半以后,就要逐渐给孩子社会化的引导,而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没有边界感,很容易让孩子养成窝里横的小霸王性格,在家人面前会非常蛮横、不讲理,但在外面又非常胆怯。

4.你还小呢?长大就好了

孩子不会一夜之间就长大,不是孩子长大了我们才放手,而是我们放手了,孩子才会更好地长大。

有的老人喜欢孙子孙女,他们认为表达喜欢和爱的方式就是替孩子做事。

比如,看到孩子吃饭慢吞吞的,她就喂孩子吃,看到孩子穿衣服不麻利,她就给孩子穿。

孩子做错事了,就出面帮孩子处理。

常跟孩子说“你还小呢,没关系,奶奶来帮你做”等类似的话。

这种越俎代庖,喂他们吃饭,帮他们做事情的方式,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明明通过学习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可因为太依赖,孩子只会做自己擅长的事,碰到挫折就放弃,借口“我还小呢”,不会学着独立处理问题。

这样容易养成孩子自我为中心,依赖他人的性格。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总之,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在小事上可以放开,但是影响孩子的健康、性格的事儿还是统一观念比较好。

当老人带娃有以上这些口头禅时,宝妈一定要及时沟通,别因为抹不开面子而让孩子受伤害。

当然,我们也要理解,老人只是与我们的观念不同,但他们也在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爱着孙辈。

沟通时,不必带着情绪大动干戈,多感恩老人的付出,实事求是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就好了。

我是一名育婴师,幼儿教师,两个孩子的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全网粉丝30万+,感谢您的支持、点赞和转发!

关注我,我会持续和您分享、交流母婴护理、亲子养育、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

0 阅读:31

银花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