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开始“去父留子”、不要丈夫了,男人育儿还能摆烂吗?

银花聊育儿 2024-05-13 05:40:16

常言道:“丈夫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亲。”

当一个女性开始不再依附男性而能经济自由,独立生活时,她就具有了更多支配自己生活的能力。

当她喜欢孩子,想成为一个妈妈丰富生命的体验,但又没有遇到适合做孩子爸爸的男人时,于是绕过婚姻,“去父留子”就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育儿模式。

近日,又有一名美女博主晒出了她不婚、试管生下的一对龙凤胎宝宝。

只见两个小宝贝一个裹着黄色的小毯子,一个裹着蓝色的小毯子,安静地躺在了妈妈的身边,画面非常温馨幸福。

博主也解释了自己之所以不婚,选择买精子做试管生孩子的原因。

博主是独生女,35岁,以前谈过几次恋爱,可短暂的恋爱过程让她窒息,她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适合婚姻,适合自己一个人生活。

她的父母也非常民主,觉得不结婚可以,但不能没有孩子。

毕竟父母的年龄会越来越大,能陪伴她的日子是有限的,如果博主没有孩子,以后老了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家人,父母也不能放心。

博主考虑了很久,觉得父母的话也有道理,自己已经30多岁了,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并且也不希望父母一直为自己操心。

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决定绕过婚姻步骤,直接去做试管,生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没想到试管会那么顺利,博主第一次试管就成功了,还是龙凤胎,在她36岁之前终于做了妈妈。

面对美女博主的选择,有祝福也有人非议。

01.什么是“去父留子”的育儿观?

“去父留子”,简单来说就是女性会“借种生子”,找个基因好的男性生个孩子,然后不要孩子的父亲,也无需他们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女性自己独立抚养孩子的一种社会现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未婚生育不再受人歧视,近年来反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很多男女不愿意结婚,尤其是大城市里一些优秀女性,有很强的经济基础和自主意识,不愿意凑合婚姻,“去父留子”,便成了她们的一种新型的育儿理念。

相比男性,女性自带子宫和卵巢,只要找到合适的精子源头,很容易就能拥有下一代。

在她们眼中,父亲只是生物学上的称呼而已,自己才是养育主体,无需任何人负责。

比如,女CEO叶海洋接连生了两胎混血女儿,女模特李雪珂试管生下两男一女三胞胎宝宝。

没有丈夫,只有可爱的孩子,没有公婆,只有父母陪伴。

有些女性甚至视“不要丈夫、只要孩子”为人生的追求目标。

02.女性在婚姻里的困境

“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这些刺耳的名词,道出了很多中国女性在婚姻里所面临的艰难困境。

由于男人在婚姻中的传统惰性,恃强凌弱的本性,让很多男人即便成为了父亲,迟迟不愿成熟,持续逃避责,宁愿缩在自己的壳子里,也不愿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做出改变。

把本来需要夫妻共同承担的责任都甩给了女人,女人有了孩子后,就被迫迅速成长。

加上对母亲角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期待,无限放大了母职责任,让女人自己被无限缩小。

很多女人婚育之后,在家无可避免地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育儿和做家务,处理与婆家人的关系。

在职场上,也常遭遇职场歧视、晋升难题、职场断层等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女人自身的发展,也让她们在家庭和事业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

很多女人也不是要求丈夫要做得多么完美,但男人不仅做不到陪伴,理解,甚至还指责、背叛女人。

这让女人在婚姻里倍感孤独,常常需要独自面对困境,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面对婚姻里的困境,女人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审视,婚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

“去父留子”,又何尝不是对“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丧偶式育儿”进行的一种反抗呢?

03.单亲家庭孩子容易心理不健康吗?

有老派观点认为,

“孩子应该出生在一个“完整”的家里,这个家必须要有爸爸的存在,不然孩子容易心理不健康,也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

甚至还有人认为,即便是丧偶式育儿,爸爸也是吉祥物的存在,可以没用,但一定要有。

16岁网红少年钟美美曾在节目中谈小时候的经历时哽咽:

父母不和谐的婚姻对他伤害很大,他特别希望父亲离开。

其实,给孩子带来伤害的,不是单亲的家庭,而是抚养过程中“摆烂”的家人,责任“消失”的父亲,不和谐的家庭环境。

因为在抚养孩子方面,相比表面形式的人员架构,更需要认知和情感上的投入。

据《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中显示,

相比单亲家庭,双亲家庭父母的恶劣关系更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孩子与双亲家庭孩子在婚恋上的差异已经非常微弱。

如果没有遇到让自己满意的婚育对象,凑合找个男人,与其在婚姻里被消耗,不如直接生个可爱的孩子。

一方面丰富了生命的体验,一方面也能保存自己基因的延续。

因此,只要女性财力充沛,心智成熟,哪怕你是一个单身女性,你的孩子也是有家的,因为你可以给自己和孩子一个稳健幸福的家庭。

很多女性崇尚“去父留子”的生活方式,是因为这种模式让女性跳出了传统家庭角色的束缚,避免了伴侣的挑剔,避免了婆媳间的矛盾和一地鸡毛,避开了繁重的家务以及保姆般的生活。

没有外在的消耗,她们只需充分发展自我,与孩子和谐相处,享受彼此之间浓浓的爱意和纯粹的亲子时光。

04.女性力量的不断觉醒

在漫长的婚姻制度中,女性一直被视作为生育的工具、家庭的服务者、男性的照顾者而存在着的。

她们被要求顺从,忠诚,是依附男人而存在的。

由于经济的依附,思想的束缚,她们除了忍耐,没有更多选择。

而现在,随着女性力量的不断觉醒,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了解自己,勇敢地去直面自己的真正需求。

她们渴望在一段关系里做自己,渴望在婚姻里得到陪伴、亲密、理解、平等和尊重。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喜的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与时俱进,懂得婚姻不是坐享其成,不是挑三拣四,不是不闻不问,而是需要用心的付出和经营。

他们开始用最坦诚的态度,关注妻子的感受和举动,他们能看见妻子的情绪,为家庭的付出的价值,给予妻子肯定和尊重。

他们用最实际的行动分担家庭责任,愿意在工作之余肩负起家务劳动,参与、陪伴孩子的成长。

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一些发展,去支持妻子的选择,让彼此一起成长。

幸福从来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去父留子”只是一种选择,并不适合所有女性,就像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须”,只是一种选择一样,只有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才能获得更多的主动选择权。

您是如何看待“去父留子”的现象呢?

我是一名育婴师,幼儿教师,多平台原创作者,全网粉丝30万+,关注我,我会持续和您分享、交流母婴护理、亲子养育、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

0 阅读:0

银花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