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车辆漏电致人住院”成罗生门,怎么破?

足坛吃瓜 2024-05-14 21:44:06

5月13日晚间,一位IP属地江西,网名为“我是阿瑶”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父亲是比亚迪忠实粉丝,2024年4月12日喜提车,打算跑滴滴养家,万万没想到漏电差点要了他的命。”

近两日,“我是阿瑶”连发多条关于其父亲住院、事发当时车内监控的视频,并对外称,其51岁的父亲驾驶着一辆刚买了不到一个月的比亚迪新车,在载客路途中发生漏电,被送往医院后诊断为脑干出血、吸入性肺炎、电击伤,住进重症监护室(ICU)。

“我是阿瑶”在晒出医院诊断的同时,注明“医院诊断证明电击伤”。

关于“触电”传言,比亚迪方面对媒体回应称:

“我们从行车记录仪视频可以看到,副驾驶乘客未出现异常情况,车主也可以解开安全带移动,加上车辆有电位均衡的安全设计,漏电监测也没有出现异常,因此,初步排除车辆漏电导致车主病发,不排除车主突发脑溢血导致手脚麻木,误以为触电的可能。事后,车辆也被车主家属正常开走。我们对车主及其家属深表关切和慰问,同时,也愿意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和调查。”

“我是阿瑶”表示,事发当天就找过“比亚迪4s店”,给他们看她爸被电击的视频,销售说“是你爸非要买这个车。”

后来“比亚迪4s店”说先给她家10万元,垫付医药费。

但这是“借款”,如果他们检测车没有问题,她家不仅要支付车辆检测费,还需在一个月内归还10万元。

且她在拿到10万元后,需要删除网络视频,停止炒作,出面澄清事件。

这相当用10万元来堵她家的嘴。

但车主还在医院,治疗费已经快超过10万元,所以“我是阿瑶”拒绝了。

对于比亚迪对此事的回应,“我是阿瑶”称:“这是比亚迪官方基于他们的后台数据作出的结论,表示我爸在开车时,后台未出现故障码,并没有对车辆进行实际检测。”

同时,“我是阿瑶”反问道:“我爸的病历上医生诊断就是电击伤,要是没有漏电发生,他手臂上的水泡和医生的诊断又是从何而来?”

目前,比亚迪“车辆漏电致人住院”已成罗生门。

我也觉得电动车漏电的可能性小,电伤人可能性更小。

但尴尬的是,谁来检测这辆“漏电”的比亚迪呢?现在国内哪家机构调查出来的结果能服众呢?

中国目前并不具备公认的、官方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尤其针对像特斯拉等这样具备相当技术含量的高科技车企。

从美国调查通用、丰田、特斯拉……等车企的案例,让我知道了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即美国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这家机构。

NHTSA主要承担车辆安全评估和交通事故调查工作。

在美国,NHTSA就是车企的“天敌”,无论是通用这种美国的“民族企业”,还是世界上汽车销量第一的丰田,NHTSA一调查,都只能瑟瑟发抖。

通常汽车质量缺陷调查都是先从SCI调查开始,NHTSA也经常对车企开出天价罚单。

就在上月,NHTSA就重启了对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安全标准的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NHTSA的工作量特别大,比如SCI(特别事故调查)平均每年要执行160次。

而NHTSA将案件调查完之后,便会把调查结果公布到网上,车企、媒体、网民可以用放大镜来挑刺。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遥遥领先”,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近期先是问界M7追尾养护车,接着又是理想L9误识别广告牌急刹车,刚刚又是小米刹车系统故障,现在又是比亚迪漏电致人住院……

可以预见的是,以后中国新能源车出现类似各种“门”的几率会越来越大,当厂商和用户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国家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会日益凸显,甚至不可或缺。

我们都说亡羊补牢,但羊都亡了几只了,还没补好栏杆。

先把中国的NHTSA做起来,再说什么遥遥领先吧。

0 阅读:310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5:55

    文盲果然多,坐在金属笼里能被电到,法拉弟棺材板都盖不住[得瑟]

  • 七月 11
    2024-05-15 10:13

    车身是一个整体,何来的电位电人

    落凡 回复:
    光有高压正极有啥用?没接触负极不存在电流路径。
    洪峰 回复:
    电池包一极漏电,会让整车金属带电,但还电不了人,如果是接触地面,倒是会被身上的静电来一下狠的。如果是两个极都漏,电池包的保护隔离装置早报警动作了。如果是高低压隔离设备失效,高压冲进低压系统,那全车电器基本留不下几个,全炸。
  • 2024-05-16 08:34

    还是等待结果出来吧,啥都不好说

  • 2024-05-16 09:36

    电车漏电,这件事情挺奇怪的

  • 2024-05-16 10:26

    还收钱了?这件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 2024-05-16 11:20

    估计车主的女儿是觉得十万块钱太少了

  • 2024-05-16 13:26

    可疑的是,有电的话家属怎么能安然无恙的开走

  • 2024-05-15 13:12

    敢开电车[汗]

  • 2024-05-15 16:05

    理论上不具备电击条件,要同时接触到高压电的两极,这条件太苛刻了

  • 2024-05-15 15:12

    坐在车里被车的电击伤,理论上确实说不通。猜测医生的电击伤诊断是根据家属说的情况诊断的,并不是医生到车内检查确定的结果。

  • 2024-05-16 07:49

    不信谣不传谣,要用事实说话

  • 2024-05-15 15:01

    这是一辆网约车做的人很多,而且事发后车是被正常开走的,所以到底是不是漏电很难说

  • 2024-05-15 12:50

    副驾乘客没事,事后家属将车开走,但是医院诊断证明上又说是电击伤,真的有点糊涂了。

  • 2024-05-15 20:59

    谣言满天飞,要不就是要赚黑心钱。

  • 2024-05-16 08:20

    视频都发出来了,还洗!

  • 2024-05-15 10:16

    造谣所要承担的责任太小

    静静的看着就好 回复:
    不谈造谣,看事实吧
  • 2024-05-16 08:30

    是物理在这台车上不起效了??

足坛吃瓜

简介:媒体人士,从事媒体行业多年,带你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