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又作妖,提议全班家长凑钱给班主任买车,每人均摊一千元

飘龙 2022-11-07 09:04:48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手机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大多数群里为了方便日常沟通会成立一个“群”,就连班主任也会组建一个班级群,在群里发布通知,避免了家长来回跑学校的烦琐。

“群”虽然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但是也闹出了不少尴尬的事情,特别是在家长在班级群里,若是发布了不当言论,又错过了撤回时间,便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一家长又作妖,提议全班家长凑钱给班主任买车,每人均摊1000元

家长和老师应保持紧密的沟通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多数家长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是也有些家长将重点放在了其他事情上,惹人不满。

有多数家长反映自己孩子班级里总是有那么一两个“马屁精”,他们无限制地吹捧老师,目的是为了引起老师的好感,从而多照顾他们的孩子。

不知道从何时起,吹起了给教师送礼的不正之风,虽然有些家长平日里省吃俭用,但是给老师送礼一点不心疼。除了送礼外,平日里在家长群里也是无休止的夸赞、奉承,让一些不愿意表达的家长很难做,有时候不得不随波逐流,以免老师给自家孩子穿小鞋。

一位家长在班级群里发布了一段话,大概内容是:几天后就是语文老师的婚礼,所以希望大家一块凑钱给老师买台车,这份特殊的祝福有助于老师更好的教学。

当然了这只是他个人想法,老师并不知情。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位家长见没有人理会他,有些激动,继续说到:给老师买10万元的车,每个人只需平摊1000元左右,

平日里很活跃的群一下子变了味,大多数人都能看明白这位家长是想巴结老师,这份大礼足以让老师对他的孩子另眼相看。

一个沉不住气的家长终于忍无可忍直接回了:你若是想讨好老师就自己买,别带上我。另一位家长见缝插针:有些家长想巴结老师,但是又想将成本平摊到其他人身上,最后老师只会记得那个牵头的人的好,其他人沦为了“陪衬”,毫无意义。

这两位家长说得都没有错,1000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小城市的职工月薪才3000元左右。并且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没道理花的不明不白。

看到大家拆穿了他的小心思,有些气急败坏直呼:我这样做是为了大家好,还指责对方的错误。

家长带头给老师送礼并非好现象,损人不利己

给老师送礼是不正之风,需要彻底改正。老师教育学生辛苦,我们理应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是并非一定要用金钱偿还,相信这也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桃李满天下”才是最令老师骄傲的事情。

而且给教师送礼并非是家长自认为的“好事”,很有可能将老师踢出教师队伍。教育部三令五申教师不能收礼,红包、礼物都不可以,这是属于违规乱纪的i行为,一经发现将严惩不贷。

还有一些家长不顾规定,顶风作案,别说是一台小轿车,哪怕是一个品牌手表,一个几百元的钢笔都会成为有损教师师德师风的“工具”。

轻者被处分,通报批评,重者将撕毁教师资格证,永远无法担任老师一职。另外家长还要明确一点,并不一定给老师送礼,自家孩子就能得到特殊照顾。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即使不送礼,老师也能做到一视同仁,根本不必在这件事情上动歪脑筋,最后损人不利己。

如何才能成为老师的“宠儿”,并不光是学习成绩优异

家长为了孩子能提高学习成绩,煞费苦心可以被理解,但是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拍马屁”上,不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数老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习,这一点毋庸置疑,并不是说会特殊对待,只是在学习上更加重视,重点培养成对国家贡献的人才。

当然了学习成绩并不是学生成为老师心中“宠儿”的唯一因素,听话、懂事,善良的学生也会在班级里很吃香。

反之,若是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还会故意扰乱课堂纪律,那么就该好好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在老师心中的形象。

最后我想说,教师的工作远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辛苦,家长也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与老师积极配合,通过完成学生的教育。家校合一永远是最优质的教育。

0 阅读:133

飘龙

简介:飘龙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