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觉得,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小姨子,宋庆龄的妹妹,蒋介石的老婆,就一定会在陈赓的面前有面子。
于是,得知陈赓在监狱里没有一点松动的时候,特意来到监狱里,想要劝说陈赓投降,为蒋介石的反动政府卖命。然而,她不了解陈赓,这样的企图,注定自取其辱!
宋庆龄:校长一直惦记着你呢1933年4月,得知陈赓在监狱里没有一点“悔过”之意,宋美龄决定亲自出马,到监狱里去劝降。
那天,国民党宪兵司令谷正伦正在监狱里对陈赓进行诱降,却被陈赓识破。
面对一群已经当了国民党将军的黄埔同学的“友情劝说”,陈赓愤怒地说:“得,别装蒜了,我知道你们是来诱降的。在我看来,你们身上佩戴的这些闪光的玩意儿,全沾满了共产党人的血、老百姓的汗,亏你们还挺神气的!”
见陈赓“油盐不进”,谷正伦撕下了最后的伪装,勃然大怒:“陈赓,你太不识相了!你应该明白,你现在是我们手中的囚犯,我是这里的宪兵司令。本来校长交代了要优待你,可你竟敢辱骂校长!那好,你不识抬举,不怪我们不讲仁义了!”
说完这些后,谷正伦看着陈赓,大声说:“来人!把他带下去!”
就在宪兵要把陈赓带下去的时候,突然进来一个宪兵,在谷正伦的耳边说:“司令,夫人来了!”
听了宪兵的话,谷正伦感到不可思议。就在他疑惑的时候,宋美龄已经来到了宪兵队的院子里。
于是,谷正伦赶紧迎上前去,陪着笑脸说:“欢迎夫人。”
宋美龄看了一眼谷正伦,便看向了陈赓。在宋美龄的眼神中,谷正伦看到了不屑,分明在说:“废物,这点儿事情都办不好,养你们有什么用!”
然而,在看到陈赓也在看她时,宋美龄立即换了一副面孔,说:“你就是……”还没等宋美龄说完,谷正伦便赶紧献媚道:“他就是陈赓。”
听了谷正伦的话,宋美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说:“哦,我听校长说过,校长一直惦记着你呢!”
对于宋美龄,陈赓并不买账,而是面无表情地说:“难得委员长还惦记着我,把我关进监狱!”
宋美龄脸上堆着笑,说:“说哪里话,我知道,你对校长是有过救命之恩的,校长他不会恩将仇报的!”
对于宋美龄的说法,陈赓并不认可,觉得宋美龄把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模糊化了,便更正道:“这不是个人恩怨,是他背叛了中山先生的旗帜!”
见陈赓戳到了蒋介石的要害,宋美龄当即收起了虚假的笑容。
这时,陈赓又说:“你们南京政府是腐败的政府,看看这些军官们,都想做官当老爷……我敢断定要不了多久,你们的党国就会灭亡!”
陈赓的话,让国民党在场的人脸上都挂不住,为了在宋美龄的面前表现,那些军官们都显得气急败坏,而宋美龄也恶狠狠地说:“你们还愣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点把他拉下去!”
看着陈赓离开的背影,宋美龄十分气恼,想到自己是代替蒋介石来劝降的,没想到却被陈赓辱骂了一通。于是,宋美龄带着一肚子气,回到了和蒋介石的官邸。
对于陈赓,蒋介石还想再试一试,便让人将陈赓送了过来。
从邓文仪的口中得知陈赓来到南京时,蒋介石显得非常着急,说:“真是陈赓吗?你看到他了吗?好,我马上见他!”
见蒋介石这样着急,邓文仪表示不行,并说陈赓现在的火气很大,现在不宜相见,还是等等再说。然而,想到当时那个背着他走出险境的陈赓,蒋介石还是迫不及待地说:“明天,我要到南昌去,我要带他一起去!”
蒋介石如此焦急,邓文仪又一次劝说道:“委座,现在他不可能归顺,刚才他还怒骂您,他现在正在火头上,您不要去!”
邓文仪虽然一再相劝,但蒋介石依然说:“我不怕,我一定要亲自见见他,让他跟我走!”
这时,宋美龄走出卧室,大声说:“不能见!你是一国之尊,难道能让一个俘虏来辱骂你吗?”说这话的时候,宋美龄的火气依然很大。显然,这几天,她都没能从陈赓的辱骂中走出来。
听了宋美龄的话,蒋介石还是坚持道:“不,我一定要拿住他,要他归顺我!”
蒋介石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他知道陈赓的忠勇,虽然这个“忠”不属于他,但他还是想把陈赓“感化”过来,利用他的勇。
见蒋介石如此坚持,宋美龄说:“一个小小的陈赓,你为什么这样看重呢?”蒋介石说:“你不懂,陈赓人才难得,能打胜仗,一个陈赓能顶五个胡宗南!”
从蒋介石的话里可以看出,对于陈赓的能量,他是非常之看重的,并非胡宗南这样的人可比。
的确,胡宗南跟陈赓是比不了的,就连毛主席都说过:“陈赓将才难得啊!胡宗南永远不是陈赓的对手哟。”
由此可见,在对陈赓和胡宗南的认识上,蒋介石和毛主席的看法是接近的。
见蒋介石如此看重陈赓的本事,宋美龄也不好在阻挡,便劝说道:“你现在不能去,等过几天他火气消了以后,你再去?”
听了宋美龄的话,蒋介石只好说:“好吧,邓文仪,你一定要叫他悔过。你告诉他,过几天我将去看他。”
事实上,捉到陈赓的并非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而是英国的巡捕房。
1932年,陈赓潜回到上海,是要找一位之前为他看好一次腿伤的牛大夫,再为他看一次腿伤。
3 月24 日,想到明天就要离开上海前往江西中央苏区了,腿伤已经痊愈的陈赓,决定去看一场电影,便化装成商人的模样,来到贵州路北京大戏院。
进了剧院后,陈赓按照他的票号,来到座位上,却发现旁边坐着一个小白脸。陈赓坐下后,这个小白脸便主动和他打招呼。
这时,陈赓才发现此人有些面熟。在电影开演后,陈赓忽然想起来,这个小白脸曾经是特科的一个工作人员,他的名字叫做陈连生,化名为张阿林。
就在陈赓确定了这个人的身份后,此人便转过头来,主动和陈赓说话,而却叨叨个没完,也不想他以前不爱说笑的性格。这个小白脸的反常行为,引起了陈赓的注意。多年的特科经验告诉他,此人一定有问题!
想到这里,陈赓决定试探一下这个张阿林。于是,陈赓说:“我出去上个厕所,一会儿就回来。”一听陈赓要上厕所,张阿林说:“正好,我也想去厕所,一起去。”陈赓说:“你小子,我刚见你从厕所出来,怎么这会儿工夫又要上厕所?”
事实上,陈赓并没有看见张阿林上厕所,只是诈一下他。没想到,陈赓的话刚说完,张阿林的脸便红了起来。这样陈赓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认定这个人有问题。
然而,为了想办法脱身,陈赓还是假戏真做,去了一趟厕所,又去买了一包瓜子,但却被张阿林缠住。
陈赓本想抛开,却因为腿伤刚好,无法摆脱张阿林。于是,在张阿林追上来的时候,陈赓突然转身,在张阿林的胸口上打了一拳。
张阿林猝不及防,被陈赓打倒在地,他立即拿出巡捕用的那种哨子吹了起来,并大喊:“抓住他,他是共党要犯陈赓!”四周的英国巡捕听到声音后,围拢过来,将陈赓抓住。
来到英国巡捕房后,巡捕们看到陈赓,都感到不可思议,问:“你是陈赓?你不是王先生吗?”
面对一脸惊奇的巡捕们,陈赓笑着说:“十分抱歉,我竟骗了你们这些年!我,也很感激你们‘掩护’了我这些年!”
然而,对于陈赓的话,巡捕们都不相信,多少年了,王庸先生他们还能不认识?!!因此,有人当场大笑着说:“王先生,行了,你这玩笑开得也太大了,你可真是一名好演员,你们看,他演得多像!”
有时候,人一旦认真起来了,反倒显得不像。因此,看到陈赓认真地说他就是陈赓时,许多人都哄堂大笑,说:“你们看他演得多像?”
事实上,不仅是这些巡捕们不信,就连他们的英国探长兰普逊都不信,不管怎么看,眼前的人就是和他打得火热的王庸先生!
为了确认眼前的人不是陈赓,兰普逊特意让人找来了所有关于陈赓的材料,还找来了已经叛变的顾顺章。
在顾顺章的指认下,兰普逊这才确定眼前的这个人,就是陈赓,只不过,他认识的是王庸。
想到南京的蒋介石正在抓捕共党,兰普逊给蒋介石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兰普逊激动地告诉蒋介石:“我们抓到了一个神秘人物,他就是共党要犯陈赓!”
对于兰普逊的话,蒋介石不敢相信,问了一句确认的话,兰普逊确定地说:“是的,顾顺章也认出了他。他是被他过去的一位同事抓到的!”
听了兰普逊的话,蒋介石惊喜地说:“好,很好,你们一定要好好看管,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跑掉!马上押他到南京来,路上要特别小心,只要他不逃跑,吃的、喝的尽管满足他!”
想到陈赓的作用很大,蒋介石决定在陈赓的身上大做文章,争取把他改变过来,为自己使用,让他作为瓦解江西苏区红军的一张牌。这就是蒋介石着急带着陈赓到南昌的原因。
对于蒋介石的阴谋,陈赓心知肚明,这才对宋美龄恶语相加,想要以此来拖延时间,再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
后来,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系列威逼利诱,陈赓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最终,在宋庆龄等人的营救下,陈赓于5月从南京逃出,并逃过了蒋介石的暗杀,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了红军第1步兵学校,也就是彭杨步兵学校的校长。后来,陈赓又成长为了新中国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