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奥运宣传片”,实打实现场圈粉

东方的运动坛 2024-05-18 19:15:37

身临其境永远是最有效的宣传手法之一。当奥林匹克的风吹到了上海,当那些以前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明星选手真的来到了申城观众的面前,在让小众项目走向大众的这件事上,奥运会资格系列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事关奥运会名额归属的该项系列赛,它既是巴黎的前哨站,也像是一部将大多笔墨都落在了沉浸式体验上的奥运宣传大片。从全世界奔赴而来的顶尖运动员,抱着观摩目的进场的专业观众,闻讯而至“轧闹猛”的普通市民,作为办赛城市的上海......在黄浦滨江城市公园的这处舞台上,“被圈粉”的故事正活跃上演。

“今年3月的时候我就来过上海,当时去了豫园,参观了上海的‘天际线’,还了解到这里的文化。我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也喜欢中国文化。”作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女子自由式小轮车金牌得主,夏洛特·沃辛顿可以说是此次国际选手中跟上海交集最多的一位。实际上,趁着前几天比赛还没开幕时,她已经跟被布置在赛场内的自己的比赛宣传图有了好几张美美的合影。

出生于1994年的滑板界传奇尼亚·休斯顿,有一说一,他在我国的部分知名度是因推崇自己的王一博而起。不过,百闻始终不如一见,在现场看过他的训练和比赛后,这位“滑板界的勒布朗·詹姆斯”还是又狠狠地收获了一拨支持者关注。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收入达到千万美元的滑板运动员,作为该领域的绝对标志,尼亚·休斯顿对自己的奥运前景非常自信。“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去到巴黎,对此我非常坚定。所以,我会很放松,然后专注向前。”

而在中国选手方面,商小宇、亓祥宇、潘愚非、邓雅文等人都被寄予厚望。在毫不意外地享受主场观众支持的情况下,他们的目标也都只有一个,就是向巴黎奥运会席位发起冲刺。

在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赛场内,在为巴黎奥运会“圈粉”的不仅是参赛选手们,更是那份身临其境的体育节日氛围。除了展玩区里的那些养眼布置和有趣体验外,官方商店是受到几乎所有人青睐的“赛场地标”。潘愚非在参加完第一天预赛后就跑去商店里给自己买了个吉祥物,说是意在鼓劲。而对为数更多的现场观众来说,这份提前到手的乐趣更是无需多言。

“虽然在网购平台上也有官方发售渠道,但那里的品种较少,还是这次比赛现场的商店里更有选择余地。一看到我发在朋友圈里的跟吉祥物的合影,好多朋友都托过来了,我都快成代购员了。”观众何嘉女士笑着分享道。

同样被观众们惦记上的,还有此次作为办赛场地的黄浦滨江城市公园和位于公园内的比赛场馆设施。甚至,还有人在网络种草平台上分享起了赛后再来补打卡的推荐攻略。记者在此提醒一句,此次赛场建设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场馆都为临时搭建性项目,它们的特点是搭建快,撤出也快。等到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落幕后,城市公园的现场就不再是赛时模样。“我们是要尽最大努力,不破坏场地,体现低碳环保、可持续性奥运遗产的设计理念。”本次赛事的建设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李星桥如此介绍道。

年轻赛场魅力足 更多种子正萌芽

滑板赛场出天才。东京奥运会女子街式滑板项目的领奖台上,三位奖牌获得者的年龄加起来也才42岁。而在这回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女子碗池滑板预赛中,12岁的中国小将郑好好也得到了一次宝贵的大赛锻炼机会。

“没进也没关系,后面还有比赛。这届没去也还有下届,我还年轻。”虽然没能跻身预赛前16名从而进入半决赛,但受新赛事、新赛场和众多现场观众的影响,郑好好身上的那股兴奋劲儿,已经有些压不住了。

新诞生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更年轻、更城市、更开放”是它的内核。即便不在选手活动的区域里,黄浦滨江城市公园内的“含孩指数”也令人瞩目。有观赛心切的新手妈妈带着才几个月大的孩子,在看台上开始了耳濡目染的沉浸式早教。也有小学年纪的街舞酷少年,已能在赛场边的展玩区里一展身手赢喝彩。

通过昨天的现场观察记者发现,除了展玩区和观众看台,黄浦滨江城市公园内还有另一处“含孩指数”更高的地方,就是——位于主舞台西侧地下一层的运动启蒙区。此次办赛期间,城市公园内特别开辟出了滑板、攀岩、霹雳舞、自由式小轮车四个项目的运动启蒙区,购买赛事门票和城市体育节入场券的观众都可在预约后前往体验。当然,从开赛第一日的观众参与情况来看,青少年在其中占据了绝对主力。

在运动启蒙区的专业场地上,四个项目都设有零基础体验,专业教练会手把手地辅导体验者进行项目初体验。另外,结合智能运动设备,体验者还能通过VR技术感受城市运动带来的快乐,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有更多入门了解。

除了手把手教学下的身体力行外,在运动启蒙区里,还有不少“动静结合”的活动。年轻人喜爱的城市运动舞台,当然还少不了潮流文化的助阵。在运动启蒙区的相关活动中,潮流文化与国潮文化、上海非遗文化有了融合的契机,将开展针对青少年的运动周边及衍生品设计体验活动。比如,涉及滑板板面、BMX小轮车头盔、攀岩岩点、街舞T恤等物品的彩绘活动,向来都颇受小朋友们欢迎。

运动启蒙区的负责人顾卫峰告诉记者,他们此次活动的启动早于赛事的开幕。“在5月初的时候就开始了。预计从5月初到比赛结束那天(5月19日),光是算到这里来参加校园运动启蒙专项活动的孩子,就会覆盖黄浦区20所学校的2000余名学生。这还没算赛事期间每天过来的散客。”顾卫峰感慨说,运动启蒙区的开放时间基本都与比赛时间重叠,所以此处的工作人员多是身在现场却难有机会观赛。“但作为多年从业者,能在如此盛会之际为这四个项目的发展助推一把,我们都感到特别荣幸和自豪。”

悬念揭晓要待布达佩斯

既然是奥运会资格系列赛,那观众们很可能产生的一个期待是:我能看到奥运会门票归属悬念揭晓的那一刻吗?在此跟大家说明一下,奥运会资格系列赛采用了全新的积分模式,对大部分参赛运动员来说,上海的这处赛场都是一条崭新的起跑线,奥运会门票花落谁家的悬念,基本还是要等到此次系列赛的第二站布达佩斯站(6月20日至23日举行)上才有答案。

记者之所以在上文中用了“大部分”“基本”这样的词,是由于这回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新上线的积分模式,在四个所涉及项目中的积分配比还不尽相同。

在攀岩、霹雳舞、自由式小轮车三项中,目前参赛运动员都处于从零出发的状态,他们的目标是要在满分100分的框架下,力争于各占50分的上海站和布达佩斯站上尽可能多地拿分。滑板项目则有些特殊,它是将运动员们这段争夺奥运积分之旅分为了三段:在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之前取得的成绩,占比1/3;在上海拿到的成绩,占比1/3;最后的1/3则要看布达佩斯。

换而言之,在上海的这片赛场上,在滑板、攀岩、霹雳舞、自由式小轮车四项中,如果说有哪个项目最可能出现奥运会门票已有归属的情况,那肯定就是滑板。“在女子街式的比赛里有点可能,具体怎么样,得看她们在大绝招轮中的发挥。”上海市滑板队领队邹杰给出了这样的预测。

此次,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汇聚了来自四个项目的464名世界顶尖选手。从申城到布达佩斯,通过新的积分模式,最终会有150余张奥运会门票明确它们的归属。

0 阅读:0

东方的运动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