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开国上将迎娶小22岁女演员,其女吐露:我们起初并不看好他们

静心的历史 2024-03-23 09:02:24
前言

上个世纪50年代,举国上下,意气风发,神州大地上激荡着摆脱落后的热情。结束在贵州4年多的任职后,苏振华被任命为海军副政委,他从大西南的贵州省来到海军工作,身上也肩负起对海军事业发展的重任,然而就在这个阶段,苏振华的个人生活出现问题。

苏振华一生总共经历过三次婚姻,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婚姻生活并不顺利。

苏振华的前两任妻子

苏振华出生于1912年,他是湖南平江人,在苏振华参加革命前,他的生活非常艰苦,家里人靠做农活维持家用,等苏振华长大一些后,便去给地主做了长工,微薄的工资将就够家里的开销。

苏振华的母亲将一位名叫“娇妹子”的穷姑娘介绍给了他当媳妇,两人一拍即合结了婚,由于经济落后,医疗技术有限,导致娇妹子生下苏振华的长子后便不幸难产去世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正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上学的苏振华认识了河南南阳师范学院的高材生孟玮。

孟玮从小就是个爱学习的女娃,到了延安之后,她更是将全部的热血都抛洒在追求知识上,热衷学习的孟玮并不是内向话少的姑娘,相反的,她性格开朗,能歌善舞。

简直可以用“完美”二字来形容此女子。

出色的孟玮从众多抗大女学员里脱颖而出,亮眼的她得到苏振华的注意。

苏振华向孟玮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但是却被孟玮给拒绝了,她是一位情感丰富的人,对文学有着独特见解,而那时候的苏振华只是个文化不高的地道干部,孟玮还是希望自己可以跟心灵相通的男子在一起,另外,孟玮想找一个跟自己年纪相当的男子,而苏振华比她大了整整9岁。

孟玮虽然没有接受苏振华的好意,但苏振华并没有因此而疏离她,他依旧时时刻刻关心着她,照顾着她,久而久之,孟玮被这位踏实靠谱的男子打动了。

在组织的安排下,孟玮和苏振华顺利步入婚姻殿堂,虽然孟玮跟苏振华在性格上存在摩擦,但好在他们都是愿意同对方沟通的人,即便有矛盾,也能马上解决好。

1942年,孟玮生下苏振华的第一个孩子,孩子出生的时候,苏振华在屋外等,左右踱步,等待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他焦急地搓着手,脚不停地画着圈,孩子被抱出来后,苏振华脸上全是幸福的笑容。

这个孩子就像漆黑夜里的微弱灯火,他的到来照亮了苏振华和孟玮的心,然而,灯火最终还是熄灭了,这个孩子丧生在了战争之中。

1944年,苏振华带着孟玮行军,行军的过程中,孟玮再次怀孕,失去孩子的痛苦仍然存在在孟玮的记忆里,她暗暗下决心,这次不管怎样,都要保护好那未出世的孩子。

环境艰苦,孟玮早产了,由于孟玮营养不良,导致没有奶水,这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长时间吃不饱饭的孩子长不大,快1岁时,连脑袋都抬不起来。

部队里的妇女们劝孟玮和苏振华放弃这个孩子,夫妻俩舍不得,坚持用小米糊糊喂养着,日复一日,在孟玮和苏振华的精心照顾下,这个孩子终于活下去了,她便是苏振华的二女儿苏承业。

1949年后,苏振华担任贵州第一任省委书记,全家为此也跟着去了贵州,生活得到改善后,苏振华和孟玮又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女孩,两个男孩,他们还把苏振华跟前妻生的孩子接了回来,日子紧巴巴也不要紧,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健康就好。

稳定的日子并没过多久,感情一向稳定的苏振华和孟玮突然多了很多次争吵,那时候的贵阳正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作为省委书记的苏振华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他不得不很晚才能回家。

孟玮在战争中头部曾受过伤,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后遗症也越来越明显,她需要丈夫的照顾和在意,无奈苏振华为了事业脱不开身。

情感丰富的孟玮觉得苏振华渐渐疏远了自己。

1957年,孟玮的脑子里开始出现幻觉,在病情的折磨下,孟玮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

一天,孟玮突然说自己找到了原先的初恋,得知初恋没有结婚后,孟玮便打算跟初恋在一起,尊重孟玮决定的苏振华无奈签了离婚协议。

离婚后,孟玮一直独居着,经过组织的多次了解,才知晓根本就没有什么初恋男友,她之所以跟苏振华离婚,就是怕自己的病情拖累他,所谓的初恋也不过是她在无奈之举下找到的一个接口罢了。

得知真相的苏振华又恼又悔,他很心疼孟玮,但他也很了解孟玮,孟玮是一位要强的女性,她不希望任何人去同情她,所以在知道真相后,苏振华并未和孟玮复婚。

即便没有生活在一起,苏振华也始终惦记着孟玮,时不时给她送上关怀,她的子女们也会时常去家里探望。

毛主席建议苏振华再找一个

孟玮离开后,苏振华独自一人带着7个孩子。

1959年国庆节,北京城内张灯结彩,繁华又热闹,已经是开国上将的苏振华孤身一人带着孩子来到天安门城楼上看烟火。

“爸爸!你快看!这些烟花好大,好漂亮啊!”

孩子们拉着苏振华的衣角笑着闹着。

苏振华一边应和着,一边把孩子们拉到自己身边,苏振华拖儿带女的场景被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看到了,她说:“老苏啊,你这又是当爹又是当娘的,真是不容易啊!”

“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就行了!”苏振华回答。

国庆后,王光美把苏振华的情况反映给毛主席,毛主席考虑一下后说:“让他再去找一个吧!老是这么孤身一人也不是办法啊。”

苏振华遇到小他22岁的姑娘

1959年秋天,在海军副政委方强的介绍下,苏振华认识了一位名叫陆迪伦的女演员,她原本是在文工团工作,后来于1953年随第四野战军调去海军。

在他们认识之前,陆迪伦就对苏振华有所了解,苏振华早年经历的种种事情,陆迪伦也都知晓,她愿意跟他在一起,她愿意替他分担困难。

但没想到,两人刚在一起没过久,就遭到了外界的阻止,首先是年纪问题,那时候的苏振华是47岁,而陆迪伦是25岁,22岁的年纪差让陆家人感到不满,再加上苏振华可是还有7个孩子呢,

苏振华的孩子们也不同意父亲和陆阿姨在一起,在他们心里,他们的妈妈只有孟玮一个,见状,苏振华的秘书也多次出面给孩子们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可以理解并体谅父亲。

1960年,苏振华和陆迪伦排除万难步入婚姻,贺老总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那一年,全国的经济情况并不好,苏振华的工资也只有300多,照顾一个人是够用,照顾七个孩子就不一定了,再加上还有老家的亲戚需要接济。

为了照顾苏振华和七个孩子,年纪轻轻的陆迪伦开始学习怎样当一个好妈妈,得知女儿苏承业喜欢拉手风琴,陆迪伦不但给她买了把琴,还为她请来文工团专门拉手风琴的叔叔做她的老师。

陆迪伦的真心相待打动了孩子们的心,这些孩子们也从原先的不喜欢变成了依赖她,陆迪伦对孩子的真心关爱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坚固,而她跟苏振华之间的感情也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苏振华的女儿苏承业曾吐露:“我们起初并不看好他们,是觉得他们年纪相差比较大,但事实证明,他们是非常要好的,61年陆阿姨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并没有特别宠爱他们,吃穿跟我们都是一样的,外人看不出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这篇名为《60年一开国上将迎娶小22岁姑娘,其女吐露:我们起初并不看好他们》的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还想听别的故事,请在评论区里留言告诉小编。

0 阅读:51

静心的历史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静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