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民办高校宣布不再招新,中等生不知所措,听完原因安心多了

七两情 2022-11-23 11:14:08

“十年寒窗,盼前程似锦,百日苦战,誓金榜题名”,高考是学生接受十二年教育才换来的升学机会,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大事。

不少人觉得当下学历稀释,本科生不值钱了,实际上在大学生群体中里本科仍旧是少部分,高考的竞争激烈,学生竞争的主要对象就是本科高校,保住本科才能抢名牌大学,如果本科高校缩招或者不招,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少了很多机会。

多所民办高校宣布不再招新,中等生不知所措

民办高校在家长眼中应该是不算理想的,在本科高校排列中位于垫底的位置,无论从教育质量还是学费方面都比不上公办本科,一般是分数不够的中等生的选择。

民办高校过去也叫做三本,因为其学费高昂,在不少人眼中也有花钱上本科的意思,部分考生会因为学费问题退而求其次选择专科,不过在当前大学生求职环境中,学历上差一截机会会少得多,如果不是家境太困难等原因,民办本科仍旧是一些分数不够的中等生的最优选择。

近年来高考人数呈上升状态,为了容纳更多的考生,各大高校也在扩招,竞争却还是很激烈,而在这节点上,不少民办高校却相继宣布不再招收新生。

比如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从2019年开始就逐渐减少招生了,22年更是宣布停止招生,还有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1年就不再招普通本科生了,以后的考生想报考也没机会。

如果是一两所民办高校宣布不再招新对学生造不成什么影响,可近两年公开表态停止招生的民办院校数量不少,这让中等生不知错所,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分数不够只能上专科了?

听完原因安心多了,对明年考生来说是好事

其实并不是这些民办本科飘了,而是这些民办院校属于特殊类型的大学——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在我国高校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的存在曾经分担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也给分数不够的考生提供了上本科大学的机会,可随着时代发展,各大高校积极建设,独立学院的弊端显现,转设是国家给独立学院指出的一条路。

这些独立学院的转设道路面临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教学质量太差,年年招生和办学都不尽如人意的,这种民办院校的存在也起不到培育人才的作用,将面临终止办学,撤销建制的结果。

另一种情况就是转成普通的民办本科院校,独立院校和民办本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是挂靠名校的,在校名上对考生有迷惑作用,往年也有考生因为分辨不清,认为是名牌大学而报考,结果高分上了个独立学院,后悔不已,转成普通民办本科后,名字也会有所变化,以防考生误会。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独立学院办学质量的认可,那就是成为公办大学,民办本科也有学风严谨,教学扎实的,这类独立学院转设被批准划入本部大学,成为公办高校的一部分,这也不枉费这些独立学院兢兢业业的办学校。

现在考生知道这些民办本科不再招生的原因应该安心多了,虽然部分独立学院不再招生了,但是学位并没有减少多少,反而因为独立学院转设,让高校办学更加规范化,帮助考生提前淘汰一些不合格的民办院校,这对明年的考生来说是好事。

民办本科是分数不高的中等生比较有利的选择

能选择本科多数学生都不会去专科,但每年总有一些考生十分纠结,他们踩着本科线能选择的院校不多,考虑到民办本科的口碑和学费,犹豫着要不要选专科。

如果学生不是家境十分困难,或者专科中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过来人的建议是选择民办本科更有利,专科和本科差着一个学历档次,以后的选择范围也会差很多,一个“仅本科生可报名”就能让专科生望而却步。

民办本科在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中的确不占什么优势,但在学历提升方面比专科生少走一步路,可以直接考研,要是一开始选择了专科未来后悔则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弥补。

民办本科的口碑比不上一本大学,可生源方面是比专科院校优秀的,至少考入民办本科的都是成绩中等以上的,学校的学习氛围比专科更好,近朱者赤的道理学生都懂,在校园中可以体会到较好的环境,大学四年对学生各方面的熏陶是对日后发展影响较大的,所以建议考生选择学历更高的民办本科,以免未来后悔。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913
评论列表

七两情

简介:断地自我改变,只为能跌跌撞撞读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