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风情研究》:从文学角度关照广府风情

真好爱文化 2022-06-14 17:34:24

广府与广府文化

广府,泛指整个使用粤方言的地区,以省城广州为中心,地区上可以分为“上四府”和“下四府”。“上四府”包括南海、中山、番禺、顺德。下四府包括台山、开平、恩平、新会。一般认为,肇庆是广府文化发源地;[1]广州、佛山是发扬地; 香港、澳门是扬名地。

广府文化即广府民系的文化,是粤语地区之中的一个地域文化,指广东省珠三角广州府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的文化。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风情研究》

该书主要以明清以来的各种体裁的文学文本为对象,旨在多方面地研究文学文本中描绘的广府图景包括广府地区的商业风情、饮食文化、礼仪习俗、岁时节庆、民间信仰、娱乐习尚、园林建筑等,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而除了小说之外,在文人笔记、诗歌和戏剧方面,明清以来也有不少描写广府民俗风情或历史事件的作品。文人笔记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等;诗歌方面有《广州竹枝词》《羊城竹枝词》、招子庸的《粤讴》、张维屏的《三元里》、何玉成的《纪事诗》等;戏剧方面则有黄鲁逸与姜魂侠、黄叔尹合作的粤剧《火烧大沙头》、夏衍等人集体创作的话剧《黄花岗》等

文史互证,是将文学文本对广府风情的描写与一些史书、方志、笔记的有关记载联系在一起,相互参证,对文学描写之虚实加以考辨,以期发现新的历史事实,既从文献学的角度阐释文学中广府描写的史料价值,同时又从文学角度论证文学中广府描写的美学价值。

——《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风情研究》之《绪论》

以其中的《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商业风情》为例,以《警世通言》第三十六卷的一首是做引,

苏木沉香劈作柴,荔枝圆眼绕篱栽。

船通异国人交易,水接他邦客往来。

地暖三冬无积雪,天和四季有花开。

广南一境真堪羨,琥珀砗磲玳瑁阶。

该诗形象地展现了明清时期广府地区繁华的商业氛围。作者更引用了邬庆时在《番禺末业志·工商业第四》的记载

茭塘司有大塘墟,有市头、窑头、南箕、伍村等市,均为工商业之所聚。而以河南为最繁盛,有商店数千间、工厂数百间,席庄虽仅十余间,而所办洋庄席,行销于外洋,国外贸易尚得占一席。

这些文字无一不在佐证了广府地区的商业繁华。

这首《广州行业旧韵》,更让人看到当时成行成市的广州商业街巷。

“高第”纱绸和布草,“濠畔”好鞋云集铺。

“泰康”竹篸人知道,“小市街”沿多金铺。

生果批发永兴街,蔬菜栏集长堤路。

鱼栏秤货高声报,南堤猪栏“巴巴”嘈。

“新桥”海鲜活跳跳,越秀南路猪牛“屠”。

“东鬼”冥衣纸扎坊,“永曜”南北道教徒。

“光雅”堂倌抬轿佬,南华东路孵鸡铺。

惠福“发水”欧阳戊,状元“朱二盛”镶金。

长塘街集打剪刀,“寿板棺材”长庚路。

广州十三行 (罗建辉画)

关于广州十三行的兴衰,其中的《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商业风情》同样列举了大量的文学材料,让更多的人从文学的角度了解“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半官半商性质的中西贸易的中介商行,因其专门负责对外贸易业务,故又称洋行。洋行的前身是牙行。牙行是替买卖双方说合交易、承担代客买卖、信用担保等业务的中介店铺或机构。明代“广东牙行独盛,广、泉、徽等商皆争趋若鹜”[66]。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里就提及当时的广东牙行。

纪德君

《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风情研究》作者之一纪德君,是文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文学传播学、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现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广东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广府文化研究基地”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多项,论著多次荣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1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