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隐身舰现身,将全面替代056轻护舰?答案可能完全相反

陶式防务讲世界 2024-05-17 02:22:50

最近,几乎是“福建”号航母海试的同一时间,中国一艘全新隐身军舰也进行了处女航,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款隐身舰的建造目的,也成为争论焦点。

据西方观察家指出,这款军舰的隐身优势更适合在近海防御,可能是056型轻护舰的替代者,国内也有文章赞同这个观点。但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美国“战区”网站就认为,这款“超级隐身舰”与056轻型护卫舰的多任务能力大致相似,而且该舰的隐身能力更适合在近海作战。该舰的设计与瑞典的“维斯比”级隐身巡逻舰有广泛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主炮,在不使用时可隐藏在低可观测的炮塔内。但是,从所有迹象来看,中国的这艘隐身舰都比“维斯比”级更大。

美刊指出,所谓的“低可观测性设计”并不会真的让雷达看不见,而是增加雷达在远距离识别的难度。尤其是在沿海地区,这种“隐身军舰”在复杂混乱的地理环境下很容易与较小船只混淆,从而增加雷达远距离精确定位和交战的挑战性。

国内也有文章赞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款国产新型隐身舰很可能是056型轻护舰的替代者。这些文章认为,中国海军可能将大批列装这种1000-2000吨级的隐身轻护舰,替换056轻护舰的早期型号,作为专门的海岸防御力量,同时可以让054A、054B等大型护卫舰集中精力执行远海任务。

客观来看,最新亮相的这艘中国神秘隐身舰,在设计方面确实更适合近海作战。首先,该舰的吨位并不大,美刊估计长度在97米左右,比90米的056轻护舰略大一些,后者吨位是1500吨。这种吨位级别,不可能装太多的武器和燃料,只适合短途海上航行,不能离开港口太远。

其次,就是美刊指出的“隐身性有利于在近海隐蔽”,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瑞典的“维斯比”级巡逻舰也是采用类似的隐身设计,这种看似“外星科技”的先进军舰,却只是用于沿岸巡逻,满载排水量也只有600吨。

另外,神秘隐身舰也具有类似056轻护舰的多用途能力,理论上应该拥有反舰、防空、反潜、反水雷等等作战功能。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款隐身舰性能全面压倒056型,是一款完美的“技术替代者”。

但是笔者陶慕剑却认为,大家的看法可能都错了。主要理由就是,神秘隐身舰的技术“领先”的程度有些过分夸张了。简单来说,如果仅仅用于低烈度的近海防御,军舰性能只需要“刚刚好”就足够了,而不是“越先进越好”,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成本。

这款隐身舰,不仅拥有高科技的一体化桅杆和相控阵雷达,还有中国海军标准化的垂直发射系统,不仅可发射短程防空导弹、反潜导弹或反舰导弹,甚至可能具备发射各种远程导弹的能力,完全可以融入055驱逐舰-052D驱逐舰-054A/B护卫舰的作战体系内。

笔者看来,如果技术太过于领先,超过了防御的需要,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款隐身护卫舰的真正定位,绝不限于“防御”,而是进攻。

但是,这款隐身护卫舰或轻护舰,在性能方面明明更适合近海作战,难道不是“近海防御”还能是“近海进攻”吗?事实很可能正是如此,“近海作战”同样也可定位于进攻。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美国的濒海战斗舰。

美国发明“濒海战斗舰”这个概念,从来就不是用于防御,而是用于在敌方海岸线附近的攻势作战,包括在敌方近海与敌方水面舰艇交战、在敌方浅水海域进行反潜作战、在敌方沿海清除水雷等等。濒海战斗舰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战场放在敌方的近海。

由此可见,所谓“近海作战”不一定就是防御战,同样可以是进攻战。

回过头来再看,如果只是“近海防御”的需要,056型轻护舰的性能已经足够了,不管是近海巡逻还是反潜作战,根本不必要求那么高的隐身性能,以及强大的综合火力。

事实上,美国濒海战斗舰都没有一体化桅杆和垂直发射系统,而神秘隐身舰却统统拥有。这些高性能装备都是匹配更高烈度的海战,甚至比美国“独立”级和“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需要面对的海战烈度还要高一个量级,怎么可能是只是用来防御?

另外从逻辑上来看,如果用于近海防御的轻型军舰都需要“极高的生存力和火力”,那么基本等于敌方已将我们的海军压制在港口里了。在这种极端被动的战况下,军舰拥有再高的“生存力和火力”都没有意义了,还不如多造一些岸基飞机和岸防导弹管用。所以,高性能隐身舰用于“近海防御”天然就是一个矛盾,而“维斯比”级这类低火力隐身舰才属于近海防御。

总而言之,这种新型隐身战舰代表了我国军舰一个全新的战术定位,那就是“将战场放在敌人家门口”,与056型轻护舰并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完全不同的分工。(作者:陶慕剑)

4 阅读:1081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2:39

    糊涂,进攻或者防御并不是绝对的

陶式防务讲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