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主宰自我——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观后感

空空稻人 2021-06-18 15:24:07

见性成佛,心怀悲悯。若一个人认识最内在的真正自我,即儒家所谓的本性或圣性,佛家所谓的真如自性或佛性,他必然愿意以一身承担生存及全世界的痛苦。对他而言,一切灾难痛苦并不是旁人的事,他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人苦恼而无动于衷,只要他间接得知,不,只要认为别人有苦恼的可能,对他的精神就会产生相同的作用。因为他已摆脱因外物激起的妄念对人心的主宰,本心回归到无拘无束通达无碍的状态,无有个人利益的羁绊,无有你我的分别,因而对于苦难他能感同身受,所以他对一切都有息息相关的感觉,不像被利己心所束缚的人,眼中只有自己的幸与不幸。他能认识全体并把握其本质;他更能看穿一切都是不停的流转,明白人生就是在无聊与痛苦之间循环往复,人类只是延续毫无意义的努力。

自私自利,心为物役。被利己心所俘虏的人,只认识个别事物,只了解它们与自己的关系,而且它们还会变幻成各种新奇的形式,经常成为欲望的动机。然而个别事物终究不是普遍的存在,因而都是有限的、偶然的、不稳定的、终将毁灭的,若将个人的幸福寄托在这些个别事物上,那么幸福必将随着它们的毁灭而毁灭。有人说,毁灭就毁灭吧,只要过程是美好的,殊不知,这看似美好的过程就好像海水一样,饮的愈多愈觉口渴,越是满足越是不满。所以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则可为制止一切欲望开拓一条途径,从精神上看破物欲的虚妄性,从而将意志从物欲中摆脱,进而达到一种不随境转、不以物移的境地。当然,被物欲的妄念所障蔽的人,本身或许也曾遭遇深刻的苦恼,或者曾接触他人的痛苦而感觉到生存的无意义和痛苦,此时他们也许希望永久而彻底地断绝一切欲望,折断欲望的根源,封闭流入痛苦的门扉,使自己纯化净化。

迷妄常在,欲海难离。尽管他们这样努力,仍然很难避免受偶然和迷妄的诱惑,诸种动机又使意志重新活动。所以,他们永远无法解脱,即使他们是生存在痛苦之中,但偶然和迷妄时时利用机会展现各种期待,使人觉得现状并非理想的,享乐和幸福正在招手,于是他们再度堕入它的圈套中,又戴上新的手铐脚镣。

一念惊觉,航登彼岸。到处都是凉爽的场地,但我们却是生存在必须不停地跳跃疾走的由灼热的煤炭所圈成的圆周线上。被迷妄所惑的人,只要偶尔在眼前或立足之处发现凉快的地方,便可得到慰藉,继续绕着圆周跑下去。就像一只被欲望蒙蔽双眼的驴,在“胡萝卜”的慰藉下,心甘情愿绕着磨做着循环往复的苦役,落得个“为牛为马任物驱使,为鹰为犬任人鞭笞”的下场。但洞察个体化原理、认识物自体本质——整体的人,并不因此而满意,他居高临下一眼便看穿全场的形势,即常人在求生意志的驱使下,盲目的追求欲望的满足,从而沦为欲望的奴隶,在痛苦的挣扎中不得解脱。因而他迅即离开圆周线,摆脱意志,超脱物欲。具体地说,他已停止对物质的需求、时刻警惕,不使意志执着于某种事物,在心中确立对任何事均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从而超脱物欲,脱离苦海,登临彼岸。

少私寡欲,超然物外。世上最伟大、最重要,而且意义最深的现象,并非“世界的征服者”,而是“世界的克服者”。唯有他们才能放弃那充满整个世界、无时无刻不蠢蠢欲动的求生意志,学会否定的认识,平静地度其一生;唯有世界的克服者,始能表现其意志的自由。因为欲望越强烈、越贪求我欲之满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越多越深,因为欲望经常附在他身上不断地啃噬他,使他的心灵充满苦恼,如此积久成习后,一旦欲望的对象全部消失,他几乎便以看别人的痛苦为乐了。反之,一个彻底否定求生意志的人,即不为了所谓更好的生存而陷于逐欲的人,从外表看起来,他的确是贫穷、一无所有、既无欢乐亦无生趣的人,但心灵则是一片清澄,充满宁静和喜悦。他们不会被不安的生存冲动或欢天喜地的事情所驱策,因为这些都是强烈痛苦的先导。他们不贪图生之快乐,因为喜悦过后往往是欲望的扩张以及因为欲求不满而不断苦恼的状态。

2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