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王平院长,为何不让农村孩子上大学?

南山翠色新 2023-03-15 17:30:22

“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读了大学回不去自己的家乡是悲剧”!你能相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的提议,而且孜孜不倦的提了四次。这个提议的发起人就是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的院长——王平女士!

我不禁要问问王院长,农村孩子招你了,惹你了,还是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众所周知,读大学尤其是一所好的大学,是现在普通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不二的出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议,不是要堵死今后农村孩子的发展之路吗,居心何在?!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诚然,王院长的提议是有她的依据的。但就她坚持的,“现在大学教育体制有问题,读大学会使整个家庭返贫,孩子容易心理压力大,毕业后就业难,就算找到工作买房结婚更难”的论点,是现在所有普通家庭要面对的,而不仅仅是农村孩子。我不禁想再问问王院长,这个普通人都能看透的道理,您为什么就看不透呢?多年来,固执的坚持己见,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我只知道王院长祖籍贵州,但早期的相关经历并没有找到。至于是否出身于农村,在哪读的大学,完全一无所知。但我知道现在农村人的眼界宽了,希望孩子将来能走的更高,看的更远,而不是一味呆在农村。所以说这样的提议,很容易遭农村人不待见的。如果还是一而再的坚持,那么就应了农村人的那句话“那啥不种年年出”!

现在回趟老家,村里几乎见不到年轻人了,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岁的中青年。拿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读过大学的不多,但几乎没人留在村里。我们往后的年轻人,就更不可能呆在村里了。最后再问一下王院长,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年轻人之所以不愿呆在农村,并不是因为读了大学,而是现在或是此前的农村,已经不适合年轻人发展,只有走出去,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如果农村有足够吸引他们的地方,就算读了大学也会回来的。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有点像当年的农村户口和现在的农村户口,以前读书很大程度就是为了摆脱农村户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想落户农村,难了!这些年经历了太多事,我现在唯一耿耿于怀的就是当年读的中专,而不是大学。现在很多平台,哪怕简单的考个证,也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备而无用和用而无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为了让孩子留在农村,而不让他们上大学,这个想法是极端低级而且愚蠢的。

族谱上见过一副对联“衍祖宗一脉相承,曰忠曰孝;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畊”。农村的老祖宗,都知道把读书放在第一位。而大都市的现代人,居然想让农村孩子放弃读书,真是其心可戮,其罪当猪!我想王院长只是一时没转过弯来,而不会是一直居心叵测。因为王院长此前提出过许多良好的建议,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能因为一条建议而完全否定一个人。但我还是想说一句,这个提议到此为止吧,以后别提了,否则容易挨骂的!

0 阅读:353
评论列表
  • 2023-03-30 09:04

    是因为读了大学不待农村吗?,没读大学也不待,没读大学出来混社会更难。

  • 2023-04-01 04:02

    脑满肠肥 小编这个 其罪当猪 用的非常好

  • 2023-04-10 13:20

    傻得非常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