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邵华和毛岸青婚礼,亲家相聚,毛感慨:假如他还在该多好

红色天空录 2024-03-26 10:16:25

伟人毛泽东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运筹帷幄、日理万机之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在空闲时间,仍然会抽时间教育孩子,关心和指导子女的成长。

终于,他的孩子逐渐长大。1960年,邵华和毛岸青婚礼,毛泽东在婚宴上感慨万千地对张文秋说道:假如他还在,那该多好。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邵华和毛岸青的婚礼

毛岸青长大之后,年纪也慢慢变大,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伴侣结婚。毛主席虽是国家领袖,却也和寻常家的父母一样,担心自己的孩子找不到伴侣。总是关心着毛岸青的人生大事。

1947年,毛岸青从苏联回国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知道毛岸青身体不好,却仍然决定锻炼他。

从10月份到次年5月,毛主席安排他去黑龙江省克山县,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下,让他去那里参加土改试点工作。

在临行前,毛主席嘱咐他,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利用他的特长,想办法宣传政策活跃农村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青发挥他的战场,从事着翻译工作。因为他的俄文功底深厚,在事业上也非常顺利。但在爱情上,他却迟迟等不到合适的对象。

毛主席得知后,开始给儿子出谋划策。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就说你是中宣部的翻译。我劝你找一个工人或者农民出身的人,条件不要太高。

那个时候的毛岸青是孤独的,父亲顾不上他,哥哥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也没有陪伴的人,毛岸青很快住进了医院。后来,毛泽东决定送他去苏联治疗。

1955年,刘思齐来到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也会去看望毛岸青。毛岸青告诉嫂子,自己想要回国,希望她能替自己带一封信给父亲。

毛主席同意他回国,并建议他去青岛住一住。

就这样,毛岸青去了青岛,几个月之后,毛泽东还专门去青岛看望了他。看着儿子的病情好转,毛泽东很是欣慰。之后,毛岸青又来到了大连疗养,病情逐渐好转。

但在毛泽东的心里仍然记挂着儿子的结婚对象的问题。一次他主动询问邵华怎么样。

没想到,父亲的这句话正中下怀。其实,很早之前,毛岸青就对她有意。

只不过自己一直在外地养病,从不敢表达爱意,只是在哥哥的面前说过,如果找对象,就找邵华那样的。

不过,父亲这次提出也让毛岸青没有那么不好意思了。从那之后,他开始主动给邵华写信,两个人的心通过信件也渐渐地连在了一起。

1960年,毛泽东得知毛岸青和邵华成为男女朋友之后,也非常高兴,就托刘思齐和邵华一起去大连看望。还带去了自己的一封信,告诉他可以和邵华谈一谈。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这对孩子终于在大连喜结连理,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196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毛岸青和邵华的婚礼在大连宾馆会客厅举行。

毛岸青穿着蓝色的中山装,新娘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两个人胸前都佩戴着一朵大红花。婚礼简朴而热烈,几碟子喜糖和花生,代替了婚宴酒席。

这一年,两家亲家相聚的时候,毛泽东也想起了牺牲多年的一位老同志。毛泽东说道:“假如他还在,那该多好啊!”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他还在该多好”

新中国成立后,张文秋的大女儿刘思齐和毛岸英结婚。二女儿邵华和毛岸青结婚,所以,张文秋是毛泽东的双重亲家。

她曾结过两次婚,服从党的安排,先后和四位革命同志假扮夫妻。

西安事变之后,张文秋在西安办事处在林伯渠的介绍下,认识了陈振亚,并在他的护送下,张文秋母女来到了延安。

陈振亚出生孤苦,从小家庭贫穷,和哥哥相依为命。

1926年,北伐军经过湖南,陈振亚得知后找到了彭德怀所属的部队。最后他参军,在黄攻略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7月,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公开向反动势力宣战。起义部队改编成工农红军之后,陈振亚升为十三师的大队长。

之后,跟随彭德怀上了井冈山,转战湘赣苏区。

1930年,陈振亚在江西宜昌的一场激战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左腿。他不能再上战场上,于是他被任命为湘赣军区的医院政委,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然而,在红军一次转移时,他因为行动不便,被敌人俘获,最终在群众的联保下,被释放。

为了找到红军,他在当地秘密发展党员,还建立了一支农民武装。之后遇到贺龙的时候,被改编成红军。

西安事变后,陈振亚得知国共合作的消息,立即要求回到延安。一路上,他化装成要饭的乞丐,长途跋涉,来到了延安。

在这里,他见到了张文秋。两人在等待区延安的日子里渐渐熟悉。在途中他们互相照应,经历了生死时刻,最后到达延安,两人结为夫妻。

在延安的文艺晚会上,陈振亚夫妇在晚会上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到刘思齐的表演,认她做了干女儿。

不久之后,他们的女儿邵华也出生了,生活艰苦却也充满了幸福。

在之后的战斗过程中,陈振亚率部歼敌一百二多人,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也专门给他传来了嘉奖令。

三个月后,中央军委通知,陈振亚和另外的四位残疾军人,到苏联去装假腿。

陈振亚和三位残疾军人来到了迪化,盛世才表示飞机出了故障,暂时去不了苏联。

于是,他们在新疆等待着时机。1941年5月,陈振亚住进了医院,陈振亚在过桥的时候,掉下了河,血流不止也发高烧。

一位白俄医生给他做完检查之后,说要动手术取出他体内的碎骨和弹片,不然会危及生命。

殊不知,这位医生却是一个反共的人,最后在他的操作下,陈振亚越来越虚弱。

张文秋意识到不对劲,才要求医生住手。在张文秋的日日的照料下,陈振亚的身体才终于恢复健康。

然而在出院的前一天,护士送来一包白色的药粉要他吃掉。陈振亚吃了那包药不到半个小时,呕吐不止,肚子很疼,吐了一晚上。

陈振亚知道自己可能是已经中毒了,他赶紧告诉陈潭秋,自己遭到了敌人的暗算,看不到革命的成功了。

陈潭秋赶忙叫来一位认识的内科医生,却被白俄医生赶走。白俄医生表示打一针就会好,即便陈振亚和陈潭秋都不愿意打针。

两个男护士按住他,强制给他打了一针。

张文秋站在一边询问他的情况,陈振亚张了张嘴,脸和手猛烈地抽搐了起来。

张文秋跑着去叫医生,得到的却是医生下班的消息。当她再次返回病房,陈振亚瞪着一双眼睛就这样离去了。他死不瞑目啊!

1946年春,张治中被任命为新疆省主席之后,派少将护送张文秋等一百多人回到了延安。

1949年3月,进入北京,参加了开国大典。

1960年,当邵华和毛岸青喜结连理时,张文秋和毛泽东相聚的时候,想到了陈振亚,对他怀念不已。

毛泽东说道:“陈振亚同志,我在井冈山认识他。他的模样,我至今还记得。假如他还在,那该多好啊!” 但如今,一切都回不去了。

1 阅读:442

红色天空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天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