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之子张苞去世后,诸葛亮吐血晕厥,张苞的地位有何重要性

霸苍笙客栈 2024-05-12 05:50:21

张飞之子张苞的离世,让蜀汉丞相诸葛亮吐血晕厥,这令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张苞是张飞的嫡长子,从小便天赋异禀,张苞死后,称压垮诸葛亮心中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小小的年轻将领而已,怎会让诸葛亮如此痛彻心扉?张苞的地位,究竟有何重要性?

张苞的一生

张苞是张飞的嫡长子。自幼丧母,便由父亲亲自教导。相传他天资聪颖,自小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武艺天赋,在张飞的严格训练之下,短短数年,便将家传绝艺学有所成,继承了父亲的本领。

张苞更是勇猛过人,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被人誉为"小张飞"。父亲张飞沉稳得多,待人谦逊有礼,深得军中将士爱戴。

建安年间,先主刘备、关云长、张翼德三人率领大军伐吴,张苞与关羽之子关兴作为第二代将领,跟随军出征。

二人英勇挺拔,且对武艺有着极高的理解,经常在战阵之余切磋武艺,提升自己,有多次汗马功劳。

刘备在壮志未酬之时离世,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诸葛亮受托重兴汉室于蜀汉。诸葛亮看重张苞武艺非凡,当即将其提拔为亲信,屡次随从出征。

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原,意图借助年轻将才的力量,一举击破曹魏。张苞亲自统军,大破阴平和武都两大城池,名声瞬间传到中原。

随后与关兴联手,施展巧妙的前呼后拥之计,大败魏将郭淮、孙礼等人。二人有勇无谋的魏军竟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张苞亲自带兵追击却中敌人诈退之计。那是一处山路崎岖之处,可谁料敌人在转弯之际暗埋伏兵,突然放箭射来,张苞的马当即中箭,几个踉跄后便连人带马坠入深谷。

张苞惊呼一声,眼前一黑,竟然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时,已经躺在一处简陋的庵舍之中,旁边是几名战士守护。原来是他的亲兵在战场上发现他断了气,急忙将他从深谷救起,可重伤已经造成。

张苞命在旦夕,连日带来的疼痛使他时而神志不清,时而清醒片刻。每当清醒之际,他总是想起那遥远的童年时光,父亲张飞的身影、铁面将军的严厉教导。

如今他却仍未像父亲那般建过功绩,反倒死于非命,实在可悲可怜。还是那个晚上,张苞神志恍惚之间,梦见了母亲的面容,母亲正在哽咽地呼唤他的名字..."儿啊,你回来吧..."

不知梦见母亲是喜是悲,张苞只觉一股强烈的思念家乡。最后一次,他努力睁开双眼,对着亲随下了最后一道命令:"你们...快回蜀汉...报信..."话音未落,生命之火便已熄灭,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路艰难跋涉,众军士一边前行,一边默默流泪相送英勇将领的遗体回蜀。当噩耗传回成都,震惊了整个蜀国!诸葛亮闻讯后更是悲痛万分。

噩耗传来,震惊蜀国!

此噩耗一传来,当时诸葛亮正在偏营内沉思作战策略。他面前摆着一张绘有山川城池的战略布置图,身旁几位亲信将领徘徊讨论。

就在这时,一名战士慌里慌张地闯了进来,大声喊道:"军师!不好了,张都督...张都督他..."

诸葛亮皱紧了眉头,一挥手示意那战士继续说下去。战士上前一跪,瞬间痛哭说到:"张都督在阵前追击魏军不慎坠崖,重伤已...已经...驾...驾...鹤西去了!"

"什么?!"诸葛亮猛地站了起来,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不远处的几名亲信将领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

诸葛亮走到外面,看着张苞的遗体被几名亲随用帐篷抬了过来,哽咽着放声大哭起来:"苞儿啊...你怎么就这样离开我了..."。

泪水瞬间流出,沿着诸葛亮灰白的须发滑落,他双手紧紧捂住脸庞,悲伤的哭声回荡在营帐之中。

多年战火硝烟,他见过太多生离死别的场景,可这一次,他仿佛忽然老去了十岁,整个人无精打采。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啊..."诸葛亮自责不已,随即口中一阵翻腾,竟是吐出一口鲜血来,接着眼前一黑,便昏倒在地。亲随赶紧将他扶起,众人紧张万分。

诸葛亮醒来后,精神状态明显每况愈下。自此以后,他再也无法集中精神统帅大军北伐,难掩内心的悲痛。

许多年来,他本以为凭借张苞这个年轻有为的将才,定能尽快攻破曹魏,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是命运的无情捉弄,竟将一切美好的希望在眨眼间化为乌有。

诸葛亮如此激烈反应,原因实际上有三:

诸葛亮视张苞如亲生儿子

诸葛亮与张飞、关羽、刘备自桃园结义以来,情同手足,比骨肉亲情更深。当年他们割腕,立下生死与共的誓言,从此胜似有了血浓于水的兄弟。

张苞虽非诸葛亮的亲生骨肉,却是他发誓要效力的兄长张飞的嫡长子。诸葛亮记得张苞出生时的情景,当时张飞欣喜万分,将这个可爱的孩子抱到诸葛亮等人面前,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从那时起,诸葛亮便将张苞视作自己的亲骨肉一般疼爱有加。

多年征战,诸葛亮与张苞朝夕相处,二人的感情早已超越普通的军师与将领关系。张苞年少勇猛,英姿飒爽,深得诸葛亮的赏识。

诸葛亮常在清闲时教导张苞绘山画水、下棋对弈,有时还会与他彻夜畅谈,大义之道,视张苞如己出。

而在张苞眼中,诸葛亮则是睿智过人的长者,是除了父亲张飞之外,最令他景仰和尊敬的人。张苞深知诸葛亮对他的疼爱,更常怀着感激之心,努力希望不辜负诸葛亮的期望。于是二人渐渐建立起超越年龄的友谊。

然而命运无情,张苞英年离世。当亲随抬着张苞遗体来到诸葛亮面前时,这位久经沙场的智者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眼泪夺眶而出。

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张飞失去骄子的痛苦,又仿佛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太多的回忆涌上心头,诸葛亮万分悲痛。

对诸葛亮而言,失去张苞就是失去了最亲密的挚友和半个儿子。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远超过他以往在战场上所经历的任何一次伤痛与创伤。

张苞死亡重挫诸葛亮北伐大业

自从幼年离别双亲,诸葛亮便孑然一身,开始求学的生活。他专注于治学和研习兵法,唯一的志向便是能够有朝一日重新振兴汉室的威仪。

年少时他已被推许为当世"军师祖",深得学者们的赞赏。直到重逢旧识刘备,并与张飞、关羽结为亲兄弟之交,他才有了施展才能的地方。

经过一番征战,三人终在蜀中立足。然而汉室未复,中原仍被曹魏占据,诸葛亮无时无刻不在为夺回中原而苦心策划。

诸葛亮对手下的将领寄予厚望,尤其是张苞、廖化等年轻有为的军户,他们勇猛过人,正值壮年。

诸葛亮私下里更是对张苞爱护有加,视作亲子般疼爱,希望借助他们的英勇胆量,一举攻破曹魏大军,夺回中原。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紧锣密鼓的作战途中,张苞这个诸葛亮最为看重的心腹之一,竟因追击魏军失足坠崖而英年离世。这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击溃了诸葛亮的鼓舞和斗志。

蜀汉国运将亡,诸葛亮忧心如焚

诸葛亮此番悲痛,更多的是对蜀汉前景的忧心忡忡。张苞之死,等于断送了蜀汉后继有人的希望。与张苞的父亲张飞一样,那种猛将不复存在了。

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张苞不仅是他的爱将和心腹,更是蜀汉未来的砥柱。年富力壮的张苞英勇善战,正可望成为撑起蜀汉的柱石。可如今这根重要的柱石倾倒,蜀汉的前景顿时黯淡无光。

相比之下,曹魏人才很多,像司马懿、许褚、夏侯惇这样的猛将。而仗赖诸葛亮个人智谋和几位老臣的蜀汉,连年节节败退,为以后堪忧。

诸葛亮悲伤从中来,眼见蜀汉江山将亡的征兆,痛彻心扉。他吐血晕厥,像是上天在警示他,蜀汉已经不复当年的繁华兴盛。

短短几个月后,这位军师和丞相便撒手人寰,离开了蜀汉。张苞之死,是压垮这位智者最后一根绳索。

结语

诸葛亮虽然也曾为赵云等爱将殒落而悲伤,但像张苞这般悲痛欲绝,实属罕见。这不仅是他对昔日战友后人的亲情流露,更是他对蜀汉前景的忧虑和绝望。

张苞之死,意味着诸葛亮数十年来北伐大业不得不中止,而蜀汉这百年的小国家也将就此走向衰亡的终点。

以前,诸葛亮怀揣着复兴的宏图大业,带着刘备、关羽、张飞等挚友们打下了一方天地。他们并肩作战,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诞生了无数个英雄事迹。

诸葛亮宁可自己先行离世,也不愿看着蜀汉国运的灭亡。他吐血晕厥,卧床不起,疾病加重之下快要死去。

意识模糊间,他梦见了当年桃园结义的情景,只不过当年的战友们如今个个面容扭曲、形销骨立。

最终,诸葛亮还是撑不过这最后的一击。他在临终前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遗言。诸葛亮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理想的大部分,也算是圆满。

短短几个月后,蜀汉确如诸葛亮所料,在曾经战友的子嗣们痛失张苞这个人后,国力渐衰,不久便被司马家族所统一。

虽然诸葛亮的未能完全实现梦想,但蜀汉英雄们的英勇精神,却永垂不朽,值得永远铭记!

0 阅读:84

霸苍笙客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