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宝宝看到“某人”就大哭?老一辈或许不懂,但父母要心中有数

银花聊育儿 2024-04-14 09:41:02

很多老一辈人都相信:

小婴儿是有灵性的,能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东西。

如果婴儿对一个人笑,证明这个人最近会有好运、或者遇到好事,如果是老人的话,也会长寿;

可如果婴儿看到一个人就大哭,那这个人很可能要走霉运或者要生病。

我家邻居,宝宝7个多月了,每次见到我,我一逗他,他就乐呵呵的,偶尔几次,还伸手要我抱抱。

邻居奶奶高兴地对说,我最近要走好运了。

邻居宝妈很不理解,我家孩子见到你就笑,可只要一见到他舅爷爷就哭,难道宝宝真的有特异功能?

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原本乖巧的宝宝,在碰到某个特定的人之后,情绪会突然崩溃,忍不住的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追着人家看。

虽然宝妈也不信老人说的话,但看着大哭的宝宝,心中难免会犯嘀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为什么宝宝见到“某人”会哭呢?老一辈或许不懂,但咱做父母的,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才好。

01.

随着视力的发展,让宝宝有了不一的选择

宝宝出生后,他的视力是逐渐发育完善的,从刚出生时的模糊、黑白,逐渐发展成清晰、彩色。

宝宝出生后,他更像一位“高度近视+色盲患者”,只能看到20-25cm的东西,这个距离刚好是喂奶时,妈妈的脸。

此时,宝宝看到的世界是模糊黑白色,喜欢看明暗对比度大的物体,比如,黑白分明的图案卡片。

宝宝出生的头3—4个月里,由于他看不清,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基本上谁都能抱抱他。

4个月以后,随着视力的进一步发展,宝宝看到的范围更远了,喜欢观察人脸,能对不同面孔的特征做出精细的区分。

对颜色的喜好,也从黑白转移到彩色了,对颜色的深浅也有了一定的区分,尤其是色彩鲜明的颜色,很多宝宝非常喜欢红色。

如果宝宝看到的人,脸部线条立体、分明,穿着鲜艳,他会盯着人家看,人家逗他,有时他会笑,有时还能让人家抱抱。

可如果这个人穿着比较暗,面部不立体,线条不明亮,尤其是宝宝没见过的陌生人,如果这时候还想抱宝宝,逗宝宝的话,有的宝宝就会用哭声来表达抗议了。

02.

宝宝长大了,开始害怕“陌生人”了

大多数小宝宝在周岁内都要经过“认生”的阶段,这跟宝宝胆小、内向、社交能力没关系哈!

这是宝宝发育的必然阶段,是宝宝认知水平上升的表现,也是安全依恋建立的关键期。

随着宝宝的长大,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大脑发育逐渐完善,记忆和认知能力也随之发展,让宝宝拥有了区分亲人和陌生人的能力。

宝宝会根据家庭成员的亲近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会对最亲他、最关心他的照料者,尤其是妈妈,会特别依恋,开始有了喜欢、厌恶、依赖、害怕、等情绪。

而对“陌生人”,哪怕这个人是家里的亲朋好友,宝宝因为对其不熟悉、不喜欢而感到胆怯、害怕,甚至因害怕而哭闹。

一些宝宝5-6月会出现“认生”现象,8个月左右,宝宝“认生”的情况会更为常见。

一岁以后,随着宝宝学会了“信任”,对陌生事物也不再那么害怕了,认生现象也就逐渐消失了。

因此,阶段性“认生”,是宝宝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情绪和人际关系获得发展的体现,说明宝宝认知能力提升了,懂得保护自己了。

03.

“某人”带给了宝宝不好的情绪体验

上文说了,5-6个月时,宝宝开始有了喜欢、厌恶、依赖、害怕、等情绪。

有的宝宝会对某个“特定”的人哭,是因为宝宝有自己的喜好。

当宝宝看到不熟悉的人时,会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在自己安全的审美范围之内,如果不在,那么,宝宝就会对这个“特定”的人排斥,并且每次看到这个人都要哭。

当然,如果这个人身上有宝宝害怕、讨厌的东西,宝宝也会用哭来表达害怕。

宝妈晴晴就说过一件类似的经历,

她家孩子每次见到邻居大哥都哭,大哥因为头发稀疏,出门时常戴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

有一次,大哥没戴帽子,孩子见到他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哭,只是好奇地打量着他。

宝妈很不理解,后来回忆起一件事情。

半个多月前,宝爸抱宝宝时,不小心用鸭舌帽檐戳疼了宝宝,那次宝宝哭得很伤心。

这次经历可能让宝宝对帽子产生了恐惧的记忆,所以才会看着邻居戴帽子时哭,不戴帽子就不哭。

还有的人身上的气味宝宝不喜欢,比如烟味、老人味、身上的药味,都不像妈妈的味道,也会让宝宝产生排斥,想远离对方。

因此,宝宝看到某人会哭,可能是这个人带给了宝宝不好的情绪体验。

而宝宝又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不满,只能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哭)告诉你:

这个人让我感到不舒服,让我很害怕。

04.

宝宝看到“某人”大哭,家长该怎么做?

1.尊重宝宝的情绪,不强迫与陌生人交往

有些人是家长的亲戚、朋友,但由于宝宝不熟悉这个人,所以,在宝宝眼里就是陌生人。

家长看到宝宝哭,为了面子,或者为了锻炼宝宝的胆量,会强行把宝宝放到对方的怀里。

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加深了宝宝对陌生人的排斥,加重了宝宝的焦虑不安,甚至影响宝宝的心理。

如果宝宝见到“某人”哭,家长想要宝宝接受,得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可以先安抚情绪,等宝宝慢慢熟悉了,再逐渐和这个人接近。

2.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见到陌生人哭,为了减少宝宝哭闹,就不带和少带宝宝出门。

这样只会减少宝宝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减弱了宝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宝宝更容易认生。

一般来说,宝宝3-4个月时很少认生,家长可抓住这一时段,多带宝宝出去走走看看,接受丰富多彩的刺激,让宝宝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群,熟悉各种面孔,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如果宝宝已经处在认生阶段,家长也要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

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多接触他人,当宝宝发现周围的人很友善,尝到了与人交往的甜头后,能让宝宝一点点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以及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05.

总之,小宝宝不会用语言表达,如果见到“某人”突然大哭,很多时候都是有原因的,家长不要用迷信的看法去解释他身上出现的一些现象。

多了解宝宝身心生长发育的规律,才能找到更好的养育方法,帮助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一名育婴师,幼儿教师,二孩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全网粉丝30万+,关注我,我会持续和您分享、交流母婴护理、亲子养育、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

0 阅读:1551

银花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