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灭诸吕以后,刘襄作为汉高祖的长子长孙,为何无缘帝位

清水空流 2022-11-08 07:45:34

汉高祖刘邦有八个儿子,除了先后登基称帝的刘盈和刘恒之外。最有能力的就是庶长子刘肥,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的情妇,刘肥应该是吕后抚养长大的,可以说,刘肥与吕后的私人感情不错。刘邦登基后。在公元前201年,刘肥受封齐王,建立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平阳侯曹参为国相,齐国成为西汉经济最发达,军事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由于刘肥早死,因此没有赶上平灭诸吕的事情。可以说,如果刘肥不死,帝位一定是他的。

刘肥有十三个儿子,其中最有能力的就是长子刘襄和次子刘章,在刘肥去世之后,刘襄即齐王位。而在长安的刘章受封朱虚侯。刘章能封侯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娶的是吕禄的女儿,因此他被吕禄当作自己人,因此刘章得以提前知道了吕氏家族想要提前动手的消息,在此情况下,刘章让大哥刘襄整顿兵马预防不测。得知消息的刘襄立即发布檄文,宣布诸吕之罪,并率兵向西,准备攻进长安诛杀诸吕。而在长安,周勃与陈平以及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一些老臣们动手了,刘章也是全权参与平灭诸吕,吕氏一族被尽灭。拥有实际兵权的刘章可谓立功至伟。此时的朝政大权被周勃等人控制,此时最大的问题在于,刘氏一脉谁做皇帝。

汉高祖刘邦有八个儿子,在吕后称制时已经死了六个,当时只有老四代王刘恒和老八淮南王刘长活着。最后是代王刘恒继位(汉文帝)。问题在于首倡诛吕并出谋划策,战功最大的刘襄和刘章都无缘于帝位,都给四叔代王刘恒做了嫁衣裳,帝位与二人擦肩而过,尤其是作为汉高祖长子长孙,刘襄为何无缘帝位呢。

在当时有资格做皇帝的就三个人,代王刘恒,齐王刘襄和朱虚侯刘章,但刘章毕竟最初和吕家走得太近,他实际上并不具备这个资格,因此最开始的时候。很多大臣还是有心扶刘襄的,很多人提议让刘襄来即位了。但此时的周勃却并想立一个强势的皇帝,在周勃看来,齐王刘襄太强势不好控制。最好是要扶个忠良厚道和不显眼的人,并且他的母后家族中,势力并不大的才行。

中国讲究立嫡立长。刘邦嫡子嫡孙已经不可能登基了,那只有立长了。论长最先起兵的齐王刘襄应该是有资格的。因为他是刘邦的长子,长孙。但他第一个被功臣集团给否定了。排除刘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刘襄妻子一系太过强大。舅舅驷钧为人凶残暴戾,在齐国的时候就干预政务。功臣集团不可能打倒一个外戚吕氏,就又迎来一个新的外戚。这是功臣集团无法接受的。

就刘襄个人而言没有当上皇帝的最大原因就在于他当时没有在长安,如果他在长安,凭着刘襄和刘章兄弟联手,应该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还有一点就是刘襄此人志大才疏,以为皇帝就是他的了,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长安,但还在在荥阳半道上呢,消息传来,功臣集团,诸侯王一致推举代王刘恒为皇帝。再就是刘襄没有政治头脑,没有许诺给功臣集团巨大的政治利益,如果此时他杀掉驷氏一门,立周勃或者陈平本家女儿为皇后,对功臣集团加以分化,刘襄不是没有机会,可惜的是,刘襄没有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而失去了帝位。

在荥阳的刘襄得知四叔登基,真的是目瞪口呆,如果此时自己继续进兵无疑就是造反,在此情况下刘襄也就此罢兵回到齐国。就在那一年,30岁的刘襄突然去世,应该是郁闷加窝囊而死的。而朱虚侯刘章被汉文帝封城阳王(二字王和一字王差别还是蛮大的)。刘章更觉得窝囊,第二年后也郁闷而死了。可惜在灭诸吕过程中,出力最大的刘襄和刘章,最后的结果却都不太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11

清水空流

简介:历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