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公元前 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领布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 铭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1901年由法国考古队在伊朗的苏撒古城发现。 (一)背景 奴隶制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需要法典稳定社会秩序。 (2)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需要法典巩固自身统治。 (3)两河流域部分城邦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录主的利益,都曾制定法典以代替过去不成文的习惯法,为制定法典提供借鉴。 (二)主要内容 (1)前言。宣扬王权神授,声称法典来自神的旨意。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强调君主个人权力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2)正文。法典正文条文共282 条,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 ①等级制度。人民被分为阿维鲁、穆什根努、奴隶三个等级。阿维鲁是有公民杈的自由民,穆什根努是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或失去土地的自由民。 ②土地制度。最基本的格局是王室土地和私人占有土地并存,汉谟拉比在征服过程中,不断把被征服地区土地划归王室,因此王室占有大量的土地。 ③奴隶制度。古巴比伦时期,王室拥有大量的奴隶。一般富裕的阿维鲁和穆什根努都有奴素。奴隶有的来源手战俘,也有的买自外地。当时买卖奴隶的现象很普遍。 (3)结尾。要求人们遵从神意,违背法典者必将受到神的惩罚、遣责。 (三)意义 (1)是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具有历史性意义。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对各种法律关系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 (2)有利于古巴比伦经济发展。在法律上肯定了两河流域在社会经济方面出现的新秩序,从而有利于巩固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促进私有制和奴隶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3)对研究西亚的立法传统以及当时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述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领布的
敏史讲述
2023-06-06 20:09: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