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检测,有必要做吗?平时家长经常问我,要不要给孩子做骨龄?的确,骨龄检查,在评

雨竹谈健康 2023-10-07 17:46:17

骨龄检测,有必要做吗?

平时家长经常问我,要不要给孩子做骨龄?的确,骨龄检查,在评估身高和性发育的过程中是一项高频的检查项目,在评估生长发育方面,骨龄比年龄更有话语权。

比如对那些“晚长”的孩子来说,骨龄通常会落后,这部分孩子,虽然和同龄人相比,身高不占优势,但如果和同骨龄的孩子相比,身高就好了很多。再比如,对于性早熟或者早发育的孩子来说,骨龄通常会提前,这部分孩子,身高虽然看着比同年龄孩子要高的多,但如果和同骨龄的孩子去比,也许就没那么占优势了。所以,使用骨龄作为评估工具,会让生长发育的评估结果更为客观,既能减少焦虑,也能避免盲目乐观。

既然骨龄这么重要,那是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进行骨龄检测呢?并不是。

🌟从年龄层面来说,年龄太小,小于6岁的孩子,不建议进行骨龄检测,倒不是不能测,而是检测的结果,解读起来容易不准确,也不精确。因为解读骨龄是通过对手部每一块骨头进行发育等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软骨形成、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顺序、速度、形态变化、骨骺的变化、骨骺与骨干的融合情况等等。小年龄的孩子,骨化中心的数量本来就很少,对仅有的这些骨化中心很难再进行精细细分,所以解读结果容易出现误差。不准确的骨龄结果很容易误导临床判断和决策,所以骨龄检测,低龄儿童需绕行。

🌟从需求层面来说。如果有身高和性发育方面的“隐患”,则需要进行骨龄检测,比如以下这些:

1⃣️身材矮小的孩子:身高和同龄人相比,明显偏矮,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3百分位以下的孩子。

2⃣️身高增长速度缓慢或生长曲线有下滑的孩子:身高增长速度缓慢的孩子,低于以下速度可以进行骨龄检测。

0-2岁:这个阶段孩子身高增长速度通常比较快,两年的身高增长大约为30-35厘米。

2-4岁:身高每年增长5.5-9厘米。

4-6岁:身高每年增长5-8.5厘米。

6岁至青春期:身高每年增长4-6厘米(男孩);4.5-6.5厘米(女孩)。

青春期:身高增长每年8-14厘米。

3⃣️怀疑“晚长”或身高明显低于遗传条件的孩子:有些孩子,父母身高都挺好,但孩子长得却明显不如遗传条件那般好,或者父母有人小时候有“晚长”的情况,这部分孩子也可以进行骨龄检测。骨龄检测是辅助判断是不是“晚长”的重要方式,晚长的孩子,通常会有骨龄落后,落后程度通常在1-1.5岁之间,一般不超过实际年龄的20%。

4⃣️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追赶不良: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虽然出生时候很小,但通常大部分都会在出生之后的2-4岁完成生长曲线的追赶,如果有些孩子在4岁仍没有完成追赶,则需要进行生长评估和骨龄检测。

5⃣️遗传性身材矮小:如果孩子和父母的身高条件都不理想,高度怀疑遗传性身高矮小,也需要进行身高评估和骨龄检测,如果符合干预条件,可以根据情况酌情进行干预。

6⃣️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由于发育较快,骨龄和年龄常常不同步,骨龄会超过实际年龄,为了预测性早熟对长大后身高是否造成影响,也需要进行骨龄预测。

7⃣️超重或肥胖:体重是影响发育的重要因素,超重或肥胖的孩子容易出现早发育、骨龄提前的情况,骨龄提前过多,很可能对成年身高造成影响,所以也可以进行骨龄检测评估身高潜力。

8⃣️特殊职业需求:如果孩子有特殊的职业需求,比如运动员、舞蹈演员等,需要进行身高预测,也可以进行骨龄检测。

9⃣️其他:如果您对孩子未来身高预期较高,需要进行长期的身高管理规划,也可以进行骨龄检测。

总之,骨龄检测虽然重要,但解读骨龄更需慎重,需要结合孩子的自身情况和遗传背景,动态且综合的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不盲目,不激进。

#儿童健康守护者计划##儿童常见病必备手册##医笔医话#

 

 

 

0 阅读:293
雨竹谈健康

雨竹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