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忍不住要分享下明中叶徽州有多美。横向比较,明中叶以后,以当代价值观看,徽州是

雪柳说历史 2023-10-23 00:26:20

还是忍不住要分享下明中叶徽州有多美。

横向比较,明中叶以后,以当代价值观看,徽州是当时中国最文明的地区之一,但大多数人对徽州的印象停留在“吃人”的元末明初。

诚然依旧有在“吃人”的,但对抗“吃人理学”者也越来越多了。

评判某地区是前行还是开倒车,应该看“向文明进化的事件”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明初,“此时高道德标准的捍卫者们要求女性在丈夫死亡后不仅得守寡,还得处处体现悲痛之情(譬如不洗澡,蓬头垢面,精神萎靡才是真正的贞节,单纯的守寡是本分,所以某村那块碑我一直说是“女主自觉不配立牌坊”而不是“用不允许给自己立牌坊的方式反抗”,精神控制之可怕便在于被控制者本身不会意识到自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更应该记住,传颂那些“反抗者”)甚至以身相殉”。

明中叶以后,尤其是明末(为什么是明中叶以后?原因微博说过数次,不再赘述)越来越多的徽州人开始反“杀人理学”“杀人的道德”,虽然不像清代戴震那么直白,但也绝非“隐于人后的默默反抗”。

士绅以心学反抗的同时,也用文学鼓励更多人参与反抗。

在守节这件事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鼓励女性勿被道德绑架而守寡,鼓励女性在丈夫死后继续追求幸福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

今晚,我们记住“黄生”这一人名即可。

黄生写了首《寡妇节变歌》:

“蛾眉巧笑谁家子,夫婿同眠复同起。红襟两燕栖画梁,绣羽双鸳戏绿水。初时失偶守空房,自言峻节比秋霜。一从罢镜辞膏沐,何曾登阁望春光。讵意空床难度守,心非金石安能久!红泪纷纷梦罢时,残灯闪闪鸟啼后。玉颜岂是不如人,可怜桃李竟芳辰!芳辰转眼繁华歇,水里浮萍陌上尘。君不见,临邛桌氏女,绿琴一曲成心许。不嫁成都作赋人,一代风流委泥土!”

全诗以倒叙形式。

先写女子在丈夫死后再嫁人的幸福生活:“蛾眉巧笑谁家子,夫婿同眠复同起。红襟两燕栖画梁,绣羽双鸳戏绿水”。

再借这位女子在丈夫死后的真实心境(最初是苦楚的)表述夫妇俩是有情的,,尔后延展出当时寡妇们必须得有的表现以及寡妇们随岁月流逝,内心真实想法之变化(对守寡之不满)。

既不要求立刻改嫁不许悲伤,亦不要求守节,万事随心(比当代的一些网民之三观正多了)。

这样的作品在徽州非孤例,如果到徽州,永远都是在听人讲程朱理学,讲贞节牌坊(哪怕是批判式的讲)........不如单纯的看看风光,散散心,别看人文了。

#游学徽州#

0 阅读:48
雪柳说历史

雪柳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