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粤语视频学到的……
朋友发了一个“假粤语“的视频,我随便一点,心想肯定几秒钟后我就会关上它,因为我听不懂粤语,也不关心粤语歌曲。
谁知道我居然地看完了整个视频,而且觉得这个视频做得很好。
首先,视频作者清晰地介绍了事情的原委。这首歌来源是什么,为什么粤语歌曲应该有协音,新编的歌有哪些问题,等等。这样让一个完全无知的人也了解了情况。
我写贴有时会忘了常用专业词汇或某个热点并不是人人都了解,应该先介绍一下。比如提到“院感科”这个词就应该解释一下:其全称是“医院感染管理科”,主要工作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其次,作者用一幅图来示意“协音”,一目了然。相反,其他类似视频的作者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没有把这个知识点清晰地表达出来。
我们讲解医学知识也是如此,一张图可能比1000个字都管用。
最后,作者是用普通话解释这个事情,而且出乎意外的是她的普通话很标准悦耳,她在普通话和粤语之间无缝切换,这样她的读者面就大多了。相反,另外几个类似视频的作者则全程用粤语解释,那他们面对的读者马上去掉九成了。
所以我们介绍科学信息也要从读者的角度考虑,曲高和寡,高处则不胜寒。
这个我毫不关心的视频让我看得津津有味,还特意去问广东朋友这个视频有没有道理。
类似的还有一个作者“拉上窗帘”写飞机的事情我也很喜欢看,拉总的新号叫“云中时光”。
总之,表达得好,会让更多人感兴趣,这个视频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