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河南一高材生毕业后,端上了“铁饭碗”,却突然得“怪病”成了废人,25年后,医生从其脑中取出一物,当即让他报警! 刘清祥出身贫苦,但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努力,他一步步走出大山,考入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作为第一代大学生,他曾被所有人羡慕,人生前景一片光明。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刚刚开始人生新的篇章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将他推向了人生的低谷。 那是1982年的一个普通上午,当刘清祥正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时,他突然手脚无力,全身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紧接着重重跌落在地。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尽管当时被紧急送往医院,但检查结果并未发现什么大碍。医生诊断为癫痫,但始料未及的是,这只是一场持续数十年漫长抗争的开端。 从那以后,刘清祥的病情愈加严重,抽搐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繁,几乎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当在公共场合突然晕倒,都会引起他人的慌乱和同情的目光。那些眼神就像无形的箭矢,深深刺痛了他的自尊。而当从昏迷中苏醒,看到家人无助担忧的眼神时,刘清祥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愧疚。 很快,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工作和生活。最终,他不得不被迫放弃执教生涯,从充满激情的讲台上,到卧床与病魔抗争,这对于曾经意气风发的他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刘清祥曾被当做教书育人的希望,而现在却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绝望。 更糟糕的是,一场接一场的家庭变故不断降临。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境因治疗费用的巨额支出雪上加霜。父母相继离世,年迈的他们不仅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更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一个曾经温馨美满的小家庭,就这样在病魔和贫困的双重夹击下土崩瓦解。 就在刘清祥感到黑暗笼罩人生之时,他的姐姐挺身而出,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她毅然放弃在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中,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让弟弟重拾希望,她四处寻医问药,先是在本地诊所就医,后又将弟弟带到大城市的名医那里治疗。可惜,无论尝试何种疗法,刘清祥的病情只是暂时缓解,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刘家几乎倾其所有用于治疗,但都徒劳无功,一线希望也渐渐磨灭。外界的偏见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人将刘清祥的病症归咎于"邪祟"或"神经失常",将他们视为不祥之人而远远避让。就在他们痛苦绝望之际,一个惊天发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2006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医生在为刘清祥做CT检查时,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实——他的大脑中赫然藏着一枚金属异物!经过一场漫长的手术,医生最终取出了一枚长达2.8厘米的钢质子弹。这枚子弹不仅揭开了刘清祥困扰数十载的怪病之谜,更引发了一段陈年旧事的重新审视。 事实上,早在1981年,当时年仅17岁的刘清祥就在一次打水的路上不慎失足跌倒,随后昏迷不醒。当时的医生仅凭表面症状,轻易将其诊断为脑溢血,从未细查其中缘由。而这一疏忽,恰恰导致了后来25年漫长煎熬的发生。 线索被一点点拼凑起来。通过调查,刘清祥的姐夫发现,在当年少年昏迷的地点附近,距离约两公里处曾设有一处军事射击训练场。当时,军方的实弹射击训练时有发生,如果当时射程过远,未设隔离区,流弹飞入民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这枚取出的子弹与射击场使用的型号惊人地一致。看来,这一离奇事件的根源,竟然始于一颗25年前在射击训练中误射出的流弹!这枚孤悬已久的子弹,就这样不偏不倚地击中了路过的无辜少年,埋藏在他的体内,成为一枚滞后燃烧的杀手锏。 刘清祥及其家人在震惊之余,也燃起了讨回公道的决心。他们萌生了起诉医院的想法,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伸张正义。刘清祥一方聘请了律师,并开始收集大量证据,包括子弹的射击方向、训练场的具体位置,以及刘清祥从昏迷至今的所有诊疗记录。 经过近一年的艰难准备,终于在2007年,这场旷日持久的案件正式被提交法院审理。庭审现场,气氛无比肃穆。双方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场面一度剑拔弩张。刘清祥一方详细阐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强调当年的误诊加重了他的病情,给他和家人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身体和精神损害。 相比之下,被告方的抗辩显得疲软无力,无法对大量确凿的证据做出有力反驳。最终,法院经过艰难的评判,作出了有利于刘清祥一方的裁决:医院需为其误诊行为,向刘清祥支付27万余元的赔偿金。 这个裁决虽然无法真正弥补过往的伤害,但它为刘清祥带来了宝贵的正义和尊严。
1981年,河南一高材生毕业后,端上了“铁饭碗”,却突然得“怪病”成了废人,25
康安说历史
2024-04-03 17:15:43
0
阅读:833
空山新雨
子弹射进脑子都没死,命大。
空山新雨
还应该起诉射击训练场
何以成佛惟有法华
命不好,倒霉蛋。
大牛哥哥嘿嘿嘿
这他么子弹是医院射的么?你起诉医院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