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结构化面试),day12
往前行公考
2024-05-19 12:53:31
🌟作答模板:
近年来,随着乡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辞去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去种地,成为“新农人”。对于这一现象,应该理性看待。
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发展中的广袤乡村为年轻人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今天,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健全、交通通讯愈发便利,乡村早已不再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也已经日渐成为创业热土。回乡种地也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操控无人机施肥打药,一天能作业几百亩;用手机远程管理播种机,活儿干得又快又好;除了传统农业,开民宿、搞旅游等多元化、智能化发展路径为年轻人拓宽了发展渠道,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另一方面年轻人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回归乡土、唤醒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将超过1500万人。如今的年轻人回村,不是一种简单的“种地”,他们更注重科技、绿色、创新,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办农家乐、农产品超市,开展乡村旅游,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种特色美食,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带动了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当然,乡村生活也并不都是“诗和远方”。现实中的种地可能与一些人想象中的并不一样,晒破皮的阳光、扑过来的蚊虫、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即使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背景下,付出眼泪和汗水同样必不可少。还有一些人认为,到了村里就能远离红尘、远离俗世、远离人际,这种想法也是误解,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是大趋势,乡村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城市紧密相连的。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年轻人在做职业选择之前,应当清楚乡村生活并非只有诗情画意,需要有更细致的调研和更成熟的考虑,不能盲目跟风。其实,不管在哪里,无论做什么,生活总会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脚踏实地才能收获成长。每一片土地,都不会辜负一颗努力扎根生长的种子。年轻人要做的就是充分考虑、踏实行动、久久为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