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曾经是一代人内心的崇尚,人们满怀激烈的唱起这首歌,内心就会升腾起最高

老闫聊史 2024-06-24 11:15:00

《歌唱祖国》曾经是一代人内心的崇尚,人们满怀激烈的唱起这首歌,内心就会升腾起最高的敬重。   虽然歌曲深入人心,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王莘,一个出身江苏农民家庭的普通音乐家。他的人生充满坎坷,但对音乐的热爱从未减少。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莘怀揣着报国热情,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革命的圣地延安。在那里,他有幸接触到了中国音乐界的巨擘,如冼星海、聂耳等,他们的指导极大提升了王莘的音乐素养,奠定了他未来的音乐基础。   1950年国庆前夕,王莘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染。红旗飘扬、人群欢腾的景象激发了他创作一首歌颂祖国的想法。   而那天,他竟然没带纸笔,只好在心里反复吟唱,直到他回家能够赶快记录下来。 你们想象一下,在一列开往天津的火车上,王莘一边看着窗外美丽的田野,一边在心中酝酿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   那种情景,真是既浪漫又煎熬!最后,他用香烟纸盒背面,拿出随身携带的铅笔,把这些灵感记录下来。想象一下他那时的心情——兴奋、焦急、还带着一丝恐慌,生怕这些灵感突然消失。   王莘回到家后,这首歌在他心中已经成型。但谁能想到,就在他兴冲冲地把这首歌送去出版时,却因为被认为“太像外国歌”而被退稿!这可是个大打击。但王莘没有放弃,他开始自己宣传这首歌。   好在,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美妙的旋律很快就风靡天津,随后又传到了北京。不久之后,中央文化部注意到了这首歌,连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表示了赞赏。1951年,周总理还特地签署了指令,推广这首歌全国范围内传唱。   《歌唱祖国》如同春风,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   它的旋律豪迈,歌词朗朗上口,让亿万中国人民都能从中感受到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而王莘,也因为这首歌得到了毛主席的赠送《毛泽东选集》,这不仅是对他音乐才华的认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   《歌唱祖国》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感的传递。每当这首歌响起,无数人的心中都会涌现出一种力量,那是爱国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每次听到《歌唱祖国》时,不妨想想王莘那时在火车上,怀着怎样的心情,笔尖在香烟盒背后飞舞的情景。这首歌,不仅仅是旋律的流动,更是历史与情感的交汇。

0 阅读:6
老闫聊史

老闫聊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