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小众景点:草原、盆地、地漏、溶洞,明朝古道、元朝古寺

黔程历史 2024-05-12 06:19:39

贵阳贵安新区的一个仡佬古寨,有个被崇山峻岭包围的绿草茵茵的草原盆地,草原上野花遍野,草原下深潭碧绿,草原边溶洞小巧。

草原上,有一条通往安顺、贵阳的600年古道;明崇祯年间,徐霞客从古道前往万华禅院,探寻有关建文帝“西来面壁”的传说。

一、大狗场村

01.古道

大狗场村是一个古老的仡佬寨。

仡佬族源于古代僚人,大约在唐初时开始分化、聚合,形成不同的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命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在贵州境内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道真、石阡等县,也有一些散居在贵阳、安顺的部分县份。

贵阳花溪原名就是“花仡佬”,因蒋介石来贵阳时游玩花溪,士人觉得不雅,因此改名“花溪”。花溪这个名字改得真好!

大狗场村仡佬居民不知何时移居此处,但由村民修建通往广顺、安顺、贵阳的古道,却已达数百年了。

古道由本地盛产的白石铺成,在两边绿色植物的映衬下,一条“白练”蜿蜒上行通往两山垭口;数百年的雨水刷洗,石头已呈鹅卵之状,石板上还有马蹄踩踏圆润的石窝。

狗场古道

古道两侧,原来密布着由村民种植的数百年皂荚树,上世纪砍伐之后,如今仅剩数株。皂荚是一味中药,因此常被人们栽种于路边或庭院。

皂荚古树下面,村民掘地为井,往来行人常常在古树下井水边面休息、聊天;如今因水位下降,基本只剩下枯井了。

皂荚古树

古道两侧绿色植物非常养眼,绿植中间,春天时盛开着金银花、刺梨花,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的花儿,很纯的清香。

金银花

刺裂花

不知名花儿

翻过两山之间垭口,古道改为平缓下行。

步行数百米后,到达草原盆地;古道从草原中间穿过,耳边传来人们给山羊戴的铃铛声音(山羊喜欢在山间吃草,戴上铃铛就容易在茂密灌木下面找到山羊),很容易产生茶马古道的感觉,给人以时空穿越之感。

02.草原

草原为狭长形,四周为崇山峻岭。

四周山体颜色呈现深绿色,草原颜色为浅绿色,无论是从地形地貌还是颜色变化来看,都展现了一个盆地的形态。

草原上有人放养了数十头牛。

我从小在乡下长大,作为幼子,放牛是我的主要任务。那时山坡上种有很多庄稼,得注意看着牛别去偷吃,不像此处完全是放养。

水牛警觉性比较高,我还未走近,头牛就撒步跑开,其他水牛也一哄而散。

黄牛则容易亲近些,三头小黄牛让我慢慢靠近,从而得以拍了一张近照;它们其实也在看着我。

03.地漏

接近草原尽头处,有一片小石林,大部分石体埋入地下,只有一小部分露出地面,呈现一种园林景观。

草原中唯一的一棵树矗立在那儿,非常显眼。

石林与孤树

石林中间,有数个小“竖井”,不知深浅,我找了一块小石头丢下去,很快就传来石块入水的响声,看来竖井下面有地下水。

“竖井”

从孤树一侧可见一条“地缝”,可以从地缝处小心下行至地下。

地缝

地缝底部是一潭碧绿的地下水,深不可测;深潭边上为湿滑的黄泥土,需要特别小心,千万别滑入深潭中。

上方“竖井”光线通过洞口进入洞中,因此得以一窥潭水全貌,水似乎没有流动,灰色的岩壁、白色的阳光、碧绿的潭水以及幽闭的洞穴,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仿佛进入“水晶宫”一般。

深潭

洞穴顶部,就是我在地表处所见的两个“竖井”了。

“竖井”

回望洞口,泛着光的洞口隔离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心理感觉的差异,给了我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地表的绿草、空旷给人以惬意的轻松感;地下的碧潭、封闭又给人以压抑的幽闭感。

洞口

看来是四周高山上流下的雨水,渗入草原盆地,因为地底是黄泥黏土,所以没有下泄,从而形成地下水潭。

因此,这个地下水潭其实是一个“地漏”结构。

04.溶洞

孤树左前方,有一片还在盛开的低矮野花。

野花

野花左前方山脚处,有一个岩壁,岩壁下方有个小溶洞。

溶洞口

溶洞不算大,也不算深,几条洞道之间可以互通,里面有一些钟乳石,还算漂亮吧。

回望洞口,居然像极了我在“地漏”所见的“竖井口”。

洞口

黔程按:

狗场村的这个小众景点非常具有特色:古道、古树,草原、盆地、野花,牛羊,地漏、溶洞,初春时节,非常适合亲子游!

二、万华禅院

01.徐霞客与贵州

明万历十五年(1587),徐霞客出生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徐家为官宦世家,比较富庶。

徐霞客自幼喜读诗书,尤其喜欢图经地志类书籍;15岁时参加童试,未能考中。

徐霞客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到处游山玩水,受此影响,少年徐霞客就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游志向。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为父亲守孝三年后,在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徐霞客开始出游,时年22岁。

徐霞客主要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同时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每天游玩后就写下游玩笔记。

明崇祯十一年(1638),已经51岁的徐霞客开始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旅程——云贵之旅。

与以往游历名山大川与考察风土人情不同的是,徐霞客在贵州游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考察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之谜,因为贵州有太多的有关建文帝归隐寺庙的传说。

在贵阳时,徐霞客认为“太慈桥/太子桥”并非是建文帝出资所建;从贵阳沿茶马古道,徐霞客经过青岩,在游记中记载了“青崖桥”,即如今位于青岩北门外的青岩古桥了。

从青岩出发,过燕楼、马铃,徐霞客进入广顺白云山,拜访白云山寺主持,因为那儿有建文帝归隐避世的传说。

折回马铃乡,徐霞客由此进入安顺,走过狗场村古道(即本文所述古道),进入高峰山万华禅院,因为这儿有建文帝在此面壁的传说。

遗憾的是,徐霞客最终没有得出建文帝是否到达过贵州的结论,因为并没有找到过硬的证据,大多都是口口相传的传说而已。

徐霞客过安顺时,探险了白水河,在书籍中记载了“白水河瀑布”,就是如今鼎鼎有名的黄果树瀑布了,这是黄果树瀑布第一次载于史籍。

明崇祯十三年(1640),徐霞客因腿疾已无法走回江苏,估计是走得太多了,膝盖已废吧,最后由云南纳西首领木增派人抬回老家。

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霞客病逝于家,终年54岁;徐霞客去世后,好友季会明等将其笔记整理成书,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徐霞客游记》了。

02.万华禅院

高峰山离狗场村5公里,徐霞客过狗场村古道,到达高峰山。

元末时,高邮秀峰禅师云游至高峰山,见此山钟灵毓秀,于是驻锡于此禅修。

至明洪武年间,经过多年募化,秀峰禅师在高峰山上建成一座五楹两厢的禅院。

这就是万华禅院的起源,由此可见,万华禅院可以说是贵州黔中一带最早的寺院之一,也可以说是黔中佛教的发源地了。

明永乐四年(1406),秀峰禅师圆寂,大弟子本体和尚接任住持。

至于高峰山的“高峰”两字,或许是本体和尚用其师傅“高邮秀峰”前后两字作为山名吧,这只是黔程猜测而已。

据传说,靖难之役后,建文帝逃往贵州;永乐十七年(1420),建文帝到达高峰山,会见本体禅师,两人相谈甚欢。

建文帝在高峰山一块岩壁下禅坐,手书“西来面壁”四字;本体禅师给建文帝在此修建了坐禅台。

如果“西来面壁”真是建文帝手书的话,其到此“面壁”也是可以理解,毕竟上位不久就轻信齐泰、黄子澄等人“削藩”之议,最终丢了皇位。

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驻守北平,抵御蒙元残余势力,其实是朱元璋为建文帝特意所布之局。

对建文帝继承大位,朱棣纵有不服之心,但却无出师之名。

从朱棣去世后庙号定为“太宗”来看,朱棣还是很在意后世对自己评价的,可能朱棣在去世前就已暗自安排自己的庙号,用“太宗”作为庙号是告诉世人,自己并非“篡位”,而是继承于太祖朱元璋。

朱棣眼见着湘王朱柏自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相继废为庶人,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收拾的,于是孤注一掷,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

历史上因“削藩”而导致的战乱比比皆是,“削藩”也并非有错,但时间有问题,且建文帝下手太狠,诸王不免人人自危。

如果等朱棣去世之后,再行“削藩”,岂不更稳妥?

如果建文帝真在此面壁的话,估计想的也如黔程般吧。

明崇祯十一年(1638),徐霞客到达高峰山。

尽管主持说建文帝曾在寺内禅修,但徐霞客并未得出肯定的结论;见高峰山山体雄伟,余脉犹如万山朝宗,徐霞客在笔记中写下“得天独厚”四字。

清咸丰年间,贵州境内大乱,黄号军横扫黔中,太平天国余部窜入贵阳,万华禅院付之一炬。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贵阳了尘和尚约空月、原知二僧,重修寺院,建山门、接引殿、金刚楼、大雄宝殿、法堂、玉佛阁、韦驮殿、灵官堂、半山亭及两厢僧房,总共46间,规模宏大。

从接引殿来看,当时万华禅院可能为净土宗法脉,或者讲起码是禅净双修吧。

清宣统元年(1909),万华禅院改为十方丛林;1919年,广妙法师任禅院住持,新建藏经楼及僧舍。

广妙法师离开万华禅院后,又担任了贵阳东山栖霞寺主持,主持届满后受贵阳士绅舒家两个女儿邀请,住到舒家,结果发现舒家祠堂就是原来的黔明寺,最后与舒家对簿公堂,引起贵阳全城轰动。

1942年,万华禅院持省、定安两位高僧成立“贵州高峰佛学院”;至1946年,西南诸省来此学习僧人达50多人。

特殊十年时期,僧人被遣散,寺院被毁;1992年,重建万华禅院。

03.古寺游玩

我去万华禅院游玩,是在2021年5月。

开车进入高峰山后,公路边雕刻了许多崖刻,我见是新刻,就没有照相了。

及至山门,恰好门是开着的,于是在交给一位老人一些停车费后,得以入内。前往禅院的林中公路两边,有许多墓塔,目视来看,一部分是遗存古迹,一部分是新建或重建,不过我没有到墓塔前去仔细辨识。

由林中公路前往禅院

新修的寺门为四柱三门三楼式牌楼。

寺院三门总称“三解脱门”,中间一扇大门叫“空门”,东边小门称“无相门”,西边小门称“无作门”;“空门”上方那个符号读作“万”字。

寺门

步入寺中,一块岩壁上刻有“得天独厚”四个大字,这四字就是徐霞客在笔记中对高峰山的评价了;四字由现任主持觉锐法师所题,是现代作品。

我沿着中轴线逐一入殿游玩,万华禅院布局与如今寺院一致;及至寺院后端,建有一泮池。

泮池为儒家建筑,多建于文庙,有些武庙也有修建,如安顺武庙。万华禅院建泮池,是源于民国时期在万华禅院设立的“贵州高峰佛学院”,僧侣教育的学院,建泮池也是恰当的。

泮池

游玩中轴线主要佛殿后,我前往右侧山崖,在一个“缘”字崖刻处,用手机拍照,光线散射,出现了一个类似眼眶彩色光影,很好看。

佛教讲“因缘性起”“缘起性空”,“缘”是大乘佛教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支撑大乘佛教理论体系的关键之一。

“缘”

继续上行,就到了建文帝坐禅处了。

“西来面壁”四字估计是古迹,两侧还有一幅对联,不是很清晰;四字下方原来应该是石刻佛像,可能在上世纪被毁;如今在佛像处刻上“建文皇帝禅坐”几个大字,个人感觉很突兀,并不恰当。

“西来面壁”

中轴线左侧山崖有很多新刻的佛像,及至一“南天门”处,我发现有一座坟墓很有意思。

这是一座和尚墓,坟墓为封土堆,并非墓塔,墓碑上刻的是某某和尚之墓,但墓碑左侧又写有某某孝子,见此情形,我很诧异。

后来向寺僧询问,才得知:墓主人在上世纪常常在万华禅院帮工,由此成为居士,再后来就在此出家;去世后,其俗家子女将其安葬在万华禅院。

万华禅院主体建筑

我在寺中游玩,难以感受到徐霞客所写“得天独厚”之感,见天色尚早,于是沿后山小道登顶高峰山。

快到山顶处,修有一阁楼,进入阁楼,高峰山山脉尽收眼底。

万华禅院前后左右均为高山环绕,暗合“四象”,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一应俱全,果然是上佳之地,难怪徐霞客评价“得天独厚”了。

高峰山山脉

游玩寺院时,我一般不对佛像拍照,主要是出于对寺院僧侣的尊重,因为他们多不愿意人们对佛像拍照;所以万华禅院的照片较少,感兴趣的朋友,建议现场一游,礼佛也好,游玩也罢,都是值得一去的。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大狗场村:贵阳市贵安新区马场镇狗场村大狗场组;三普文物点(大狗场古道)。

02.万华禅院:贵阳市贵安新区马场镇高峰山。

0 阅读:79

黔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