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本来是有一套“士”的行为准则来解决的。当“士”失去了相对的阶级独立性的时候,这套行为准则也就随之瓦解了,彼此之间手段日渐残酷,节操交替下沉就不奇怪了。
而晚明士大夫基于“文化优越感”和“信息优势”发起的借刀杀人屡屡杀的自己人头滚滚,是因为他们低估了市井无赖出身的宦官,更轻视了从关外尸山血海里杀进来的满洲贵族,前者在底层社会历练出的斗争经验,要比士大夫在朝堂上玩的把戏务实的多,而后者在白山黑水间与大自然、猛兽和强敌生死相搏而来的政治智慧,更是士大夫们难以企及的。
常有人用“野蛮战胜文明”这种情绪化的叙事评价明清易代,实际上野蛮战胜文明不常有,而野蛮战胜腐朽常有之。
内容来自我的书《天亡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