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出现,是怎样颠覆香港动作电影的
一线街访
2024-07-23 08:52:10
1971年,于占元花了十多年心血创办中国戏剧学院正式结束,这一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横空出世。
香港最早的动作片是用极为舞台化的表演方式呈现,大多为戏曲“虚招”,看上去很假,很快就被观众厌倦。
李小龙的出现,带来了功夫片热潮,讲究真打、实打,动作节奏,动作反应。
纪录片《李小龙传奇》导演吴思远曾说过:“李小龙的电影,有一点类似日本武士道决斗的味道,之前的气氛布置得很浓,但是一交手就是闪电火石之间。”
《唐山大兄》上映之前,嘉禾并不看好,电影一出,观众反应极其激烈,他们几乎都傻掉了,不断拍手叫好。自此,香港动作片的时代改了。 《叶问》的动作指导梁小熊如此回忆李小龙的工作模式:“李小龙自己做武术指导,要求全部武师达到他指定的动作,中拳头怎么反应,打中肚子怎么反应,重新颠覆了龙虎武师过去的学习。我们分上把和下把,一般演员叫上把,下把绝对要配合上把,它和跳舞的形式差不多,12345678,你要配合时间。”
那时,成龙和洪金宝,还是李小龙电影中被痛殴的跑龙套,李小龙大多翻滚动作,是由后来的“包租公”元华完成的。
可惜的是,1973年,李小龙英年早逝,1974年至1976年中间,功夫片一度陷入停滞,没有李小龙,没人敢再拍功夫片。
那班跟着李小龙的龙虎武师大多陷入失业状态。被迫改行,开出租、教太极、酒店搬运工。 70年代,龙虎武师鼎盛的时候,他们一个月能赚两三千块钱,那时,普通人家一个月才赚100块钱,邵氏片场外,几乎一整条街都停泊着武师们的私家车。
但他们大多不懂理财、节制,一有钱便挥霍掉,因此,遇到困难时期,更容易过得穷困潦倒。以命换钱,及时行乐,这群武师身上的江湖气息造就了他们“放浪形骸”的性格。
0
阅读:7
?火星二姐?
李小龙一出手,假招全退场!真打实斗,速度激情,让观众从拍手叫好到目瞪口呆
深深的裤子
李小龙一出手,假招子全败露,真打实摔看得人直呼过瘾,那才叫电影里的真功夫,不是花拳绣腿能比的!